简答题。(选做一题)《红楼梦》中说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指的是谁?试举其“机关算尽”的一例。
请简单介绍“舌战群雄”的情节。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1~2题。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 |
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 |
2. |
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 |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孙皓从即位到降晋的故事。 |
2. |
请简述《巴黎圣母院》中隐修女失去小爱斯美拉达的故事。 |
名著导读与综合运用
下列各项中,对名著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高老头》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的沙龙为舞台展开故事情节。 |
B.《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的关系。 |
C.《高老头》真实记录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封建贵族阶级复兴阶段的累累罪行。 |
D.《堂吉诃德》折射出16世纪末、17世纪初葡萄牙社会的生活画面,展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朽,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 |
E.桑丘·潘沙是《堂吉诃德》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黠中有憨、粗中有细,尽管私心不小,但对堂吉诃德却是忠心耿耿。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一)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 告子下· 一六》)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 尽心上·四十》)
(二)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
【注释】
①达财:就着学生本有的才质加以指点,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才能。财,同“材”。
②私淑艾:淑,拾也。艾,同“刈”,取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提倡教育方式应多样,他所说的教育方式考虑到了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 |
B.孟子认为人只有接受了“时雨化之”、“成德”、“达财”、“答问”、“私淑艾”等教育方式,才能成为君子。 |
C.“有成德者”这种教育方式,是指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
D.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孺悲,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瑟弹唱,有意让孺悲听见。 |
材料(二)中孔子对孺悲的教育方式与材料(一)中孟子所阐述的哪一种教育方式相似?请说说这种教育方式的合理性。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
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
;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1. |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
2. |
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