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四分之一的国土持续雾霾、九成地下水遭污染、1.5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丰富不是生活质量的全部。这说明(  )

A.认识对实践有决定作用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④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近年来,“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创作中已经成为一种风潮。“中国元素”成为好莱坞打开中国市场的一块“敲门砖”,但“不管一部好莱坞电影中有多少‘中国元素’,它所讲的永远是美国故事,体现的也永远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这启示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①要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②要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抵制文化交流
④必须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②对传统道德规范,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③加强挖掘和阐发,实现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始终坚守淡泊和明志的科学精神,他说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人生足矣!他将国家发展兴盛作为最高目标,倾其所有智慧,成为我国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于敏的感人事迹中可以看出()
①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的一生起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实现完美统一
③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科学家特有的优秀品质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5年央视羊年春晚异彩纷呈,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其秘密武器在于“混搭”中求创新,节目设计雅俗共赏,全面覆盖了老中青的收视心理。由此可见,本届春晚的独特之处在于()
①弘扬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②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③推进文化交流、融合、创新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