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蛋白质分子由一条含176个氨基酸的肽链构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参与合成该多肽的tRNA最多可有61种 |
B.参与合成该多肽的细胞器应该有4种 |
C.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一定有20种 |
D.该多肽的模板mRNA上能被翻译的密码子最多有64种 |
新生儿出生后保留其脐带血,是因为脐带血内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它不仅能够增殖分化成红细胞,还可以增殖分化成淋巴细胞,参与人体免疫调节。下列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mRNA发生了改变 |
B.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消灭抗原 |
C.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
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
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
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K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
B.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
C.呈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环境容纳量比S型的大 |
D.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环境容纳量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B.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D.2,4—D 、 萘乙酸 、乙烯等都是植物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