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的DNA复制示意图。 如果是单起点单向复制,按正常的子链延伸速度,此DNA分子(不含15N)复制约需30 s,而实际上复制从开始到结束只需约16 s。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的场所与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场所不同 |
B.实际复制的时间之所以减少将近一半,是由于该DNA分子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复制的 |
C.把甲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00% |
D.如果甲中碱基A占20%,那么其子代DNA分子中碱基G的比例为30% |
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揭示了遗传的两条基本规律,他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是()
A.模型构建 | B.假说-演绎法 | C.类比推理 | D.同位素标记法 |
如图表示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a为“J”型曲线,b为“S”型曲线
③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④K值为环境容纳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
下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 |
B.共生、捕食、竞争 |
C.竞争、共生、捕食 |
D.捕食、竞争、共生 |
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89只鼠,第二次捕获57只鼠,其中有标志鼠30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A.169只 | B.86只 | C.190只 | D.292只 |
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
A.种群密度 | B.出生率与死亡率 |
C.年龄结构 | D.性别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