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中国文化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辉煌的时代。诸子放恣,处士横议,百家之言盈天下。主张文学改良的,主张保护国粹的;主张三纲五常的,主张个性解放的;这边要打孔家店,那边要把孔儒升格为宗教;思想的多元化,创造了众声喧哗、精彩纷呈的剧场效果。”材料中“时代”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B.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辛亥革命后新旧文化冲突剧烈
D.新中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方针的出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A.蒋介石借机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B.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
C.炮战背后暗藏着国共达成的共识 D.海峡两岸有强烈的战争意识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红旗取代了三色旗。74年后,这一幕又重演了一次。有所不同的是,带有镰刀和锤子图案的红旗徐徐下降,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冉冉升上克里姆林宫。这反映了俄国人民

A.对十月革命的彻底否定 B.追求民主政治与民生幸福
C.对传统政治体制的认同 D.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制度

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了这样一段史料:“万一北平被陷,则战与和以及不战不和,与一面交涉一面反抗之国策须郑重考虑。对民众内部之态度,预备应战与决战之责任,愿由一身负之。”你认为此段史料所反映的史实有可能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毛泽东认为“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而在1937年11月上海、太原失陷时,毛泽东认为当时“全面抗战还没有来到”。这是因为

A.国民政府不能组织大规模的抵抗 B.毛泽东对抗战形势的认识不断发展
C.当时的抗战还没有充分动员人民群众 D.中国的抗日战争还处在防御阶段

“无偿没收地主、皇室、寺院、教会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实行土地平均分配,根据各地条件,按劳动定额或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我国土地政策与材料最相似的是

A.土地革命时期提出“打土豪、分田地”
B.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C.建国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改革开放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