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病毒疫情,截至2014年12月02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埃博拉疫情报告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马里、美国以及已结束疫情的尼日利亚、塞内加尔与西班牙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7290例,其中6128人死亡。
材料二:塞内加尔河流域图。
(1)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最新疫情报告时,广东省的昼夜情况为______________;要想及时准确了解各地疫情的最新状况,准确做出应对措施,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
(2)塞内加尔河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___;图示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沙洲西侧的大西洋中有自北向南流的洋流。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4)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主要产竹国竹林面积和竹类种数分布情况
材料二:中国竹林分布图
材料三:浙江安吉县竹产业三产产值变化图
材料四:浙江安吉竹林面积达7.2万公顷,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 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甚至“攻城略地”。
材料五浙江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16.5%,竹业年产值达283亿元,占全国竹业年产值821亿元的1/3强,位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盛誉,形成了“两头向外”(原料从省外输入,产品向省外和国外输出)的外向型竹产业。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竹子资源的优势和成因。
(2)据图说明浙江安吉县竹产业1990—2010年三产产值的变化特点。
(3)有人对近些年安吉县竹林面积的快速增长表示担忧,请结合材料四分析原因。
(4)简析浙江省“两头向外”的外向型竹产业的形成原因。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克兰简图。
材料二:人们习惯将第聂伯河划分为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上第聂伯河是从河源至乌克兰境内的基辅,下第聂伯河是从基辅至河口。第聂伯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70m3/s,年径流总量530亿m3,其中上第聂伯河占8l%,下第聂伯河只占19%。
材料三:克里米亚是黑海北部的一个半岛,毗邻近东地区两大洲的咽喉,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也是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尤以俄罗斯游客最多。自1783年俄国正式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纳入版图后,克里米亚和俄罗斯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分析第聂伯河径流总量主要来自上第聂伯河的原因。
(2)图示黑土分布区与我国黑土分布区相比,其相似的形成条件是、
、。其形成的不同气候类型分别是:图示地区、我国东北。
(3)简述克里米亚能大量吸引俄罗斯游客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一月等温线分布图。
(1)根据上图归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60°E以东)一月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材料二西伯利亚部分地区地形和水系分布图。
(2)根据东西伯利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特点,评价地理位置对当地发展农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3)每年晚春时期,勒拿河中、下游河水猛涨,常常成灾,试分析其原因。(8分)
材料三俄罗斯西伯利亚北纬70度以南的绝大部分地区是森林草原地带。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达280亿立方米,主要树种为针叶树。分布在永久冻土带的森林几乎清一色由兴安落叶松组成。东西伯利亚的成熟林和过熟林比重达到80%,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推测东西伯利亚地区气候的干湿状况并说明推测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图
(1)据材料一说出我国城市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提出,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城镇化地区,构建以陆桥(亚欧大陆)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2)归纳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宏观空间布局的总体特点。 这样的宏观空间布局有哪些优点?
材料三从世界各国城镇化态势看,城市群已成为国家城市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要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
(3)分析加快成渝城市群建设的主要有利区位因素。
【地理—环境保护】
浙江省地属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区,浙江省独特的“水”、“土”和“植物”的时空组合,决定了浙江省水土流失的特征。下图为浙江某地不同土地类型水土流失强度分布的对数曲线。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浙江省水土流失特点。
(2)分析浙江省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