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拟图,该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完全建成后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其中静止轨道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公转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结合相关知识回答各题。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静止轨道卫星( )
A.公转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 |
B.轨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
C.公转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
D.公转线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线速度 |
江苏、安徽等9省市区大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大多已安装北斗导航系统的车载终端。这是因为北斗导航系统车载终端可以做到车辆( )
A.装载危险品后自动报警 |
B.未按规定线路行驶自动报警 |
C.超过核定载客量自动报警 |
D.超过规定最高速度自动报警 |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问题:下面哪一条铁路线是山西煤炭外运专运干线( )
A.哈大线 | B.陇海线 | C.大秦线 | D.宝成线 |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
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
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
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 |
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
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
C.增加经济产值 | 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问题:“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蚀作用 | B.水蚀作用 | C.沉积作用 | D.溶蚀作用 |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 B.开山取石 | C.过度放牧 | D.风化作用 |
所给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问题:
时间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
C.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
D.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
GIS的全称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技术 | C.全球定位系统 | D.地球卫星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