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柏坡是“赶考”精神的发源地。60多年前,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说是“进京赶考”;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赶考远未结束”。西柏坡精神是坚持走中国道路的强大动力,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把西柏坡精神作为宝贵财富,勇于担当使命、提升“赶考”能力、密切联系群众、矢志艰苦奋斗,把西柏坡精神转化为推动奋进崛起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材料二:2014年5月8日,由西柏坡纪念馆承办的“中国梦·赶考行”西柏坡精神情景报告会走进石家庄。该报告会有两大亮点,一是立足实现“中国梦”的实践需要,解读了西柏坡精神的时代意义;二是结合听众的需要,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演示历史照片,讲解员参与表演,用情景剧、歌曲、评书等形式诠释西柏坡精神,该场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西柏坡精神的产生及其对中国梦实现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西柏坡精神情景报告会的成功之处。
(3)请拟一条以“中国梦·赶考行”为内容的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字之间)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上的妙语部分摘录:

1.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3.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4.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5.
要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材料二:“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必然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对于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突出反腐倡廉工作重点,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结合材料一,请你阐释习近平主席妙语摘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一观点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并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进一步说明习近平对腐败问题的分析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近年来,广东省一直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涌现了诸如顺德美的集团、惠州TCL、珠海格力集团等成功案例,这些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让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发生“化学反应”,激发了企业活力,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材料二:2014年10月22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三季度全省主要经济数据。对于当前广东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需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外贸进出口形势堪忧;二是房地产业发展呈现放缓趋势;三是物价指数面临上涨压力;四是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压力有增无减。
材料三:2014年10月27日,广东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等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紧密结合广东实际,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大省。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保持广东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应对措施。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政治生活》中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谈谈广东为建设法治大省应有的作为。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状况

年份
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占我国税收总额的比重
占全国工业的专利申请比重
占全国工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比重
2010年
10%
31%
44%
43%
54%
2013年
14%
34%
47.4%
40%
48%

注:混合所有制经济占我国500强企业80%以上,我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基本都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材料二:S省政府通过《关于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尊重企业经营自主权、投资决策权,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培育一批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快整合重组步伐搞活一批混合所有制度企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S省政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举措加以分析说明。
材料三:2014年10月20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大力建设法治中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担当的时代使命。党要引领中国改革发展、化解当下社会复杂矛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国之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乎改革全局,关乎人民福祉,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前途命运。
(3)请结合材料三,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依据。

2014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北京举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在会上提出,亚太各经济体利益交融,命运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个动态平衡的链条中,每个经济体的发展都会对其他经济体产生连锁反应。我们要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以自身发展带动他人发展,以协调联动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传导正能量,形成各经济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材料二:习近平说,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家和万事兴,中国是亚太大家庭的一员,愿意同所有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守望相助,也希望亚太各方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局面,共同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太。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为什么倡导亚太地区应该寻求联动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为亚太各国构建“和谐亚太”提出合理化建议。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创立了群众路线理论,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观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考虑和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