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我国历届政府共同的话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欧美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
材料二:从另一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也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2013年中央财政的几项重要支出分别为:教育支出2159.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能源、交通支出2852.3亿元;农业水利支出1823.6亿元;经济建设支出5283.5亿元,同时采取减税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某些行业、地区资源严重不足现象得到改善。
(1)针对材料一中反映的问题,请你运用“收入与分配”中的相关知识,为解决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保障民生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来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历史经验表明,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带领中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为什么说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召开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该项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大批新闻工作者走向田间地头,来到学校厂矿,远涉边疆山寨,“一头汗两腿泥,拉近与群众距离。植根火热生活,书写时代篇章”。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一段段引人入胜的广播电视节目,讴歌了群众创造,反映出时代风貌,回应了社会关切,人民群众拍手叫好。
新闻战线文化创新为什么强调“走基层”?
某市积极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下表列举的举措,填写其文化生活的依据。
神州儿女多奇志,人造天宫翔太空。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取得的重大新突破,再次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激情与梦想。我们要继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壮丽新篇章。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市政府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把农民工就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多种途径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11年,该局下拨2.33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就业和再就业,其中9000多万元专项用于农民工培训,对返乡农民工免费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他们的再就业和创业能力。
(1)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材料一加以简要分析。
材料二狗头枣是陕北最著名的土特产,由于经营体制原因,产销量一直很小,为了让狗头枣走向市场,当地政府引导枣农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2)试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