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抚养系数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通常指15-64岁人口)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读“安徽常住人口变化表”,回答各题。
|
15—64岁(%) |
65岁以上(%) |
城市化水平(%) |
净迁出人口(万人) |
2010年 |
72 |
10.2 |
46.5 |
914 |
2013年 |
71.11 |
12.8 |
47.86 |
898.7 |
2013年安徽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7.86%,但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为22.9%。有关当前安徽省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 B.城市化发展速度慢 |
C.城市化发展质量较低 | D.城市人口大量迁出 |
有关2010年到2013年安徽省人口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徽人口抚养系数下降 | B.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较高 |
C.总体人口平均年龄减小 | D.外出人口出现回流现象 |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 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可能成为主要气源地的是
A.中亚 | B.俄罗斯 | C.西亚 | D.乌克兰 |
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8-9题。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 |
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
D.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 |
2009年3月结束的“两会”上,我国“六大核心经济圈带(图)”的概念逐渐浮现,区域竞争越发激烈。回答5-7题。“六大核心经济圈带”均位于
A.湿润地区 |
B.第三级阶梯 |
C.季风气候区 |
D.矿产丰富区 |
Ⅳ经济圈发展的独特优势是
A.政策扶持 | B.著名侨乡 | C.海运便利 | D.科技发达 |
该图示意我国某地段的地形剖面,该地段最有可能属于
A.Ⅱ经济圈 | B.Ⅳ经济圈 | C.Ⅴ经济圈 | D.Ⅵ经济圈 |
华北某地区从2010年10月底至2011年1月底持续无有效降水,创自1971年以来最长时间无有效降水的纪录。回答3-4题。此次该地区长时间无有效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明显 | B.温带气旋活动频繁 |
C.地势平坦,气流难以抬升 | D.暖湿气流弱,空气水汽含量少 |
持续的干旱,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土壤含水量降低 | B.林木落叶期推迟 |
C.来年沙尘暴减弱 | D.河流结冰期延长 |
该图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用直线将该城市的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字母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选择。
商业区 A
工业区 B
居住区 C
绿地 D
(2)用直线将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器厂和印刷厂分别与相应的数字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厂 ①
污水处理厂 ②
重型机器厂 ③
印 刷 厂 ④
(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