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制造总局仅1896一年就译介西书120多种,平均每三天即译介一种,真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伴着西学传播,我国的生产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僵硬的封建文化打开了巨大的缺口。”请问与该材料所述现象密切相关的思想应该是( )
| A.经世致用思想 | B.“中体西用”思想 |
| C.维新思想 | D.“兼容并包”思想 |
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
|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
|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
|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选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 B.轮船招商局 |
| C.发昌机器厂 | D.耶松船厂 |
1851年与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历史上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 A.都是在西方启蒙思想影响下发生的 |
| B.都缺乏先进的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 |
| C.发动者都曾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
| D.都主张推翻清朝并变革封建土地制度 |
牛顿说:“企图仅以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来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材料反映了牛顿
| A.质疑上帝的作用 | B.思考人生的价值 |
| C.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 D.强调对上帝要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