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或原理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或原理 |
A |
将海带灼烧,加水浸泡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
液体分层,下层显紫红色 |
B |
向氢氧化铝胶体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 |
均先出现沉淀后溶解 |
C |
将40.0gNaOH固体溶于1.0L蒸馏水中配成溶液 |
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
D |
向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Ksp(BaSO4)大于Ksp(BaCO3) |
以2-溴丙烷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需要经过的反应是
A.加成—消去一取代 | B.取代一消去—加成 |
C.消去—取代一加成 | D.消去—加成—取代 |
“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 的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中,原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以下反应中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
A.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聚苯乙烯 | B.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乙烯 |
C.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 | D.乙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乙烷 |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能与1 mol该化合物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是
A.1 mol | B.2 mol | C.3 mol | D.4 mol |
实验室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a中先加入浓硫酸,再加入适量的乙醇和冰醋酸,然后加热 |
B.试管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和乙醇 |
C.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
D.用![]() ![]() |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2-丁醇⑤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与巴豆酸反应的是
A.只有②④⑤ | B.只有①③④ | C.只有①②@④ | D.①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