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①“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② 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言,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式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③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式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1) 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2) 在文中用“-----”画出描写巡道工外貌的语句,再写出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3) 写出这篇短文中各段的小标题:① ② ③
(4) 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意思,并写出话的含意。
《烂漫的点地梅》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是在赞美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瘠薄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开着美如蓝天白云的花朵。更主要的是要赞颂高原筑路兵。同样地,高原筑路兵是平凡的,他们只是青藏铁路十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他们又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烧起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在攻克许多罕见的科技难题之后,青藏铁路已于去年全线贯通,并将于今年7月1日投入试运营。由于跨越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条铁路也被人们称作“天路
沿着这条“天路”,我们将走进青藏,去领略祖国最高的土地,欣赏最蓝最美的天空。也会欣赏到烂漫的点地梅,那里还会有很多这样充满生命力的动植物,请你查找课外资料,为自己以后的探访确定一个目标吧!
走进筑路工。
青藏公路工地上的英雄事迹很多很多,也很感人。那里的每一篇白云都记载着一桩平凡而伟大的筑路兵的故事,每一朵点地梅都代表着一颗筑路兵的美好心灵。
平凡和伟大是一组反义词,用在这里,矛盾吗?
为什么?
把画线句子缩句,应为: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点地梅开花了,的点地梅十分美丽。紫艳艳的花儿,亭亭玉立的枝头,仿佛一串串粘连在一起的紫色豆珠儿,散发着一阵阵的醉人芳香。阳光照耀下,花儿更紫得,紫得透亮,紫得鲜艳。天上是白悠悠的云彩,地里是紫悠悠的花儿。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美,点地梅就有多美!
(1)给文中的横线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A 盛开缀满浓厚晶莹
B 怒放挂满浓浓晶莹
C 怒放缀满浓浓晶亮
D 怒放缀满浓浓晶莹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抄写下来。
这句话把比作为。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了()的修辞。
(4)文章的最后一句是为了强调:
| A.高原的天蓝 |
| B.高原的云美 |
| C.高原的点地梅美 |
| D.高原的天蓝、云美、点地梅更美。 |
(5)仿照最后一句话,写一件事物,突出它的特点。
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和感情
(1)我回到宿舍撂下水桶,就地揭开盖在屋檐下的草袋。啊!那棵植物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黄的叶子。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选择正确的选项。
在这段话中,作者详细的描写了自己的和。
A、动作和神态 B、心理和神态 C、动作和心理
☆ “啊!”这个词写出了作者的心情。也从侧面反映出
(2)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判断,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A、这句话强调了作者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
B、这句话强调了作者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的相似点是:
☆仿照例子写一句话吧。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冲刺!飞一样的感觉!
北京时间2004年8月27日2时30分——发令枪响,刘翔像子弹一样弹射出去,在雅典的夜色中刺破戒备森严的欧美堡垒。嘘!请静声等待,已经等待这么多年,让拉里瓦德和达库雷这些一等以顶尖高手,在猩红的塑胶跑道上与中国仅21岁的运动员来一次无氧决斗。 8月27日2时30分,清一色的黑闪电中史无前例的出现了一张黄面孔——奥林匹克110米栏跑道笔直如刀,刘翔沿着刀锋疾跑。“中国人速度不行!”那个见诸太多网页的Flash广告给我们足够刺激,刘翔与生俱来的红肌纤维,可把高山流水,虎豹狮狼帅在身后,让他们在屁股后面闻中国人飞驰而去的体味。所以( )说这是一次赛跑,()说这是一次裁决!让古老奥运对中国人体内存放的爆发当量进行裁决。
12.91秒或许很长,或许很短,长得使短手短脚的亚裔人一百年来未能翻身,短得你刚刚打了一个喷嚏,一个欧美人绝对垄断的王国就被颠覆了。12.91秒——刘翔制造。
仅仅12.91秒,,刘翔就披着国旗站在领奖台上。年轻而帅气的刘翔,在这振奋人心的一刻,在这伟大的,被历史定格的一刻,对着千千万万的观众喊道——中国有我,亚洲有我!
(1)给文章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与其……不如……
(2)为什么作者说12.91秒或许很长也或许很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