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诗阅读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词的下阕中两次用到了“欲说还休”,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理?
词的上阕是对下阕的对比衬托,诗人说“而今识尽愁滋味”,“尽”字极具内容,试作分析。结句“却道天凉好个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文言虚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南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①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①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②蛱(jiá)蝶:蝴蝶
诗中用梅子黄、 、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侧面烘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从这一角度赏析“唯有蜻蜓蛱蝶飞”。

诗歌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词。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其感情基调是
“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阅读杜牧的《齐安郡晚秋》。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诗歌中最能表现晚秋景色的一句是:
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请赏析“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这两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唐诗。
送李瑞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前四句中 这些意象透露出诗人离别的惆怅。
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空”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题。
蚕妇吟
(南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注】①玉人:美人,此处指歌女。
(1)“起视蚕稠怕叶稀”,一个“怕”字写出蚕妇怎样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2)诗人将蚕妇和歌女放在一起写有何用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