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
百度百科:刘墉
【百科名片】
中文名 |
刘墉 |
代表作品 |
《萤窗小语》《点一盏心灯》《在灵魂居住的地方》等 |
民族 |
汉族 |
个人荣誉 |
优秀青年诗人奖 “时事论坛”节目金钟奖 国防部荣誉纪念奖 话剧金鼎奖 最受欢迎电视记者 金石堂"年度风云人物" 台湾畅销书作家之冠。 |
出生地 |
台北 |
||
居住地 |
美国 |
【艺术人生】
刘墉,是当代公认的多栖才子。
1968年,刘墉考入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1980年应聘为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教授。1994年,辞去教授职务。现任水云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及专业作家、画家。
他翱翔于书画天空,被邀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次,作品被多国博物馆收藏。他用独创的“喷染皴擦”出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于静态中散发飞舞灵动之美。他认为所有的绘画作品,都应该有自己的境界和诗情所在。
他驰骋于文学领域,散文、小说、诗刚柔并济,融合了生命蓝图的色彩,是生活中跳跃的音符,更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
【人物写真】
淡淡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圆圆的镜框,稍秃的头顶,大咧着嘴角,穿着背带裤,穿行在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地,巡回演讲,从事公益活动。义卖有声书、画卡,为慈善团体募捐,捐助两百多个大中学生就学,捐建希望小学而今已达40所。
【人物轶事】
1.刘墉不论乘车、走路,甚至上厕所时,只要有灵感,就把灵感写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或名片背后,统统集中在一个地方。用这个方法,他在百忙中写成七本《萤窗小语》和《点一盏心灯》。
2.年轻时的刘墉,每天奔忙于节目的联络,编写脚本、剧本,有好多次,他千辛万苦写的剧本,导演却说不行,而后由他人改写。只不过改了小小几段,编剧却换成了别人的名字。当时刘墉很伤心,但他还是继续写。
【个人语录】
1.你是你,坚持做你自己,最后的成功一定属于你。
2.尽管不见得一分耕耘能换来一分收获,但是耕耘多的人总能有较多的收获,这就好比守株待兔固然可能碰上一只自己撞上树的兔子,但绝不可能比得上主动出去的猎人。
3.人的头脑就好像仓库,可以堆藏各种知识和记忆,会用脑的人,能把知识分门别类整理得极有条理,分析得极为清晰,而且懂得温故知新,不断充实,使自己的观念永不落伍。
4.你可以把瓜种在阴影里,但是他能爬到阳光里。
5.“有意栽花花不发”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努力种更多的花。
(摘自互联网)刘墉的主要成就有哪些?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结合【人物轶事】中的一则,写几句评价刘墉的话。
根据文本,对链接材料做点评。
【链接材料】分期治学要比分期付款更划得来。可是现在却有许多人,只知分期付款地买昂贵的东西,却不知分期治学地求高深的知识;从不嫌分期付款的东西贵,却要喊:“这本书太厚了,我读不完。那样东西太难了。我学不会。”这岂不是很滑稽吗?
(三)氢动力汽车
①如果未来有一天,汽车不再燃烧油料,你也许会以为这是科学幻想。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巨大市场利润的刺激,这种工业神话正在成为现实。
②谁都知道汽车是燃烧汽油、柴油等燃料的,由于人类一百多年的疯狂使用,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正面临枯竭的威胁,终有一天,汽车会无油可用。同时,它们燃烧后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每天都在制造着污染,并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要想改变这种困境,唯一的出路在于找到既环保又可再生的替代性能源。
③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目前认定的可替代性的能源是氢。该公司已经研制出“氢动力燃料车”,称作“氢动力概念车”。该车造价极高,但物有所值,它实现了零污染。负责“氢动力概念车”项目的总工程师对这种车做了这样的判断:“我们正在进入汽车时代的一个新纪元,氢能源替代石油能源是人类在未来最合乎逻辑的选择。”
④氢能源的开发技术是氢动力汽车最终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关键。氢能源不像埋藏在地下的石油,只要简单开采,再经过提炼就可使用。虽然氢无处不在,比如,水就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构成的,但是把氢提取出来制成液态,并安全地存储和使用,成本是非常高的。要想大规模获取液态氢,目前的开发成本是以“亿美元”为计算单位的。然而它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一旦攻克了大规模获取液态氢的难题,人类在21世纪就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汽车时代。结合上面语段内容,说说用“氢能源替代石油能源”有什么好处。
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二)你家纳米了吗
“你家纳米了吗?”什么事几乎都能先知先觉、赶在潮头浪尖之上的新新一族近一时期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让绝大部分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纳米”是何方“神圣”。北京国际周上,“纳米”与智能、宽带等字眼并肩排列,再加上刚出世时各媒体好一阵“热炒凉拌”,人们对“纳米”只是闻其名却不知其实。
简单地说,“纳米”是一种极微小的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也等于千分之一微米,大约是三四个原子的宽度。纳米科技是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科技,其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纳米科技以空前的分辨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这表明,人类正越来越向微观世界深入,人们认识、改造微观世界的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资料显示,2010年,纳米技术将成为仅次于芯片制造的第二大产业。
“清洁卫士”披挂上阵。
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环境污染,长期在空调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们不知不觉间可能会染上头痛、胸闷、咳嗽、困乏等“空调病”,纳米技术应用于空气净化过滤的消息给深受“空调病”困扰的人们带来一个惊喜。国内首批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空调机生产的上海欧臣纳米稀土空调就借其空气净化和水处理的国际技术背景,掀开21世纪健康空调的篇章。纳米是怎样充当“清洁卫士”,成为空气净化过滤材料的呢?
据悉,这种特殊材料是由多种稀土金属、稀有金属、多种氧化物通过高科技方法合成的,其中加入了特殊的纳米材料。在纳米材料与多种稀土金属、稀有金属联合作用下,便构成了对各种有机污染物有良好去除效果的微孔活动中心。这个中心在不改变空气自然状态的大前提下,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室内空气的含氧量。
经过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检测,这种合成稀土纳米材料对甲醛的去除率超过96%,对苯的去除率为89.8%,对氨的去除率为81.8%,对氮氧化物的去除率高达98%,对香烟烟雾的去除率为60.7%……总之,它能够把家庭和建筑装修以后散发的各种有毒、有害、致癌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地去除。主要表现在——无毒害、杀菌、吸附异味、高附着强度等几个特点上。
“筛子”好使却有点儿贵。
如今,纳米技术被较多地运用于一些楼盘的内外墙粉刷,像作为奥运样板工程的首都体育馆的改造工程;复旦大学研制成功的可以自我清洁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玻璃”已经运用到医院手术室器材、汽车后视镜等方面;在国外比如日本等地也已将纳米技术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最早做户式中央空调的清华同方人工环境公司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研究室内的空气处理系统,不断地融合数字控制、纳米材料、充电效应、环保介质等现代高新技术,提供温度、湿度适宜,纯净新鲜的室内空气。
当更多的商家包括房地产商对“纳米”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将纳米作为一张强档绿色牌打给购房者时,人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纳米”的不成熟之处:一是纳米产品目前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趁许多人还不大了解有关知识,有些产品就硬往“纳米”上套;而国内外现在也缺乏真正权威的认证机构,无法进行有法律效力的认证。此外,并不是所有的家用电器或其他产品都适合采用纳米技术。最后,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由于成本的加大,凡沾上“纳米”的东西都会比同类产品价格高一些。例如纳米空调比同品质普通空调贵10%到15%,消费者对此要有心理准备。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①操纵()②分辨()③粉刷()解释下列词语
①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鱼龙混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研究纳米科技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①不知道“纳米”是何方“神圣”。
②(纳米材料)刚出世时各媒体好一阵“热炒凉拌”。纳米技术净化过滤空气的过程是,先与________联合作用,然后________,最后________。
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并谈谈它们的作用
①“筛子”好使却有点贵。________________
②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也等于千分之一微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纳米”有哪些不成熟之处?怎样理解类似纳米的新兴科技在发展中的“不成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1)世界上的物质千千万万,石头、铁、空气、水……形态不同,性质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最小单位都是原子。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发现原子不是最小单位,在原子内部,外围是电子,中心是原子核。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原子核本身却十分微小,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好奇心驱使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原子核的结构,知道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人们产生了一个新的看法:原子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可是,后来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在实验室里,在加速器中发现了更多的粒子,基本粒子的数量猛增到300多种,据新报道说达到了700多种。
(2)经过分析,发现大多数基本粒子是不稳定的,寿命很短,很容易转化为其他基本粒子。(根据分子间的作用力)把基本粒子分为两类,一类是轻子,另一类是强子。……绝大多数的基本粒子都属于强子,其中包括质子和中子。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强子,科学家又在思考了: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这时候,科学家也只有发挥想像力了。美国科学家盖耳曼提出了一个“夸克模型”,说是所有的强子都是由3种夸克构成的。……知道了有夸克这种物质,那就得把它找出来。要把想像中的夸克变成真实的夸克并不容易,找了20年,也没有发现夸克的踪迹。人们有点泄气了。没想到1976年,旅美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发现了J粒子。J粒子的J与中文丁字非常相似,这也是给这种新粒子命名的妙处。新粒子的发现,引起了种种猜测,J粒子是不是第四种夸克?这一发现,又唤起了寻找夸克的热情。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①好奇()②强子()③丁肇中()解释下列词语
①驱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踪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泄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20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语段(1)对原子的描述,请你画出它的结构示意图。
基本粒子分为哪两类?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语段(2),你在内容上还有那些不理解或难理解的问题?请把这些问题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科学家研究原子寻找夸克的过程中,可得到哪些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最后一句“这一发现,又唤起了寻找夸克的热情。”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诗话
1语文的实质是什么?有人认为语文的实质是工具性。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忽视了语文功能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很熟练地进行语言交流,甚至有明显语法错误的表达也不影响双方的交流。我认为,语文的产生、发展决定了语文的浅层次表达是生活实践,具有工具性;高层次表达则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
2我想,语文应该是热爱。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拳拳诗情?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
3热爱生活,热爱山川风物,更应该热爱我们人自己,爱亲,爱友,爱人,便会有诗情,便会有语文。
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爱亲人反使诗情更怯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因诗句而彼此拉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寂寞因诗句而得以慰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情因友情而更酣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萍水相逢的人因此而更具人文关怀……
5语文不仅表达着热爱,悠悠千古,浩瀚的文学海洋,更浮涌着多少忧愁、郁闷甚至或是猛呼抗争。
6屈原忧愁悲思而抒《离骚》,愤懑情极乃发《天问》;东坡遭贬、壮志未酬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胡虏未灭而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陈涉苦难深重怒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都缀满一个个“情”字,但也不乏冷静理性。
8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9“我以我的歌感动上帝/正如山以瀑布/正如山以瀑布/感动遥远的大海”。泰戈尔沉沉的喉音唱出的诗,感动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语文抒写你的心灵,便是你自己的呢喃情话,同时也感动了——你、我、他。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段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第8段中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均出自陶渊明的《饮酒》诗。从全文看,作者引用这两句诗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段是个过渡段。从内容上看,它在上文第____________段和下文的第___________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从第4、6、8段中任选一段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回答问题。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甲能取得,乙是靠着大胆的直觉,丙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这样”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 )
A.强调对居里夫人崇敬心情之深。 |
B.对居里夫人一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做出准确的判断。 |
C.复指居里夫人的加强语气。 |
D.为了更充分地表达对居里夫人逝世的哀悼之情。 |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也许”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示对论断不能做出肯定判断。 |
B.用委婉的语气表示肯定的看法。 |
C.用委婉的语气表示两种可能或许都存在。 |
D.目的是让读者作出判断。 |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得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 |
B.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智慧和才能。 |
C.说明居里夫人的人品与才智的关系。 |
D.阐明人品与才智的关系,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出色。 |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A.只要虽然但是 | B.所以不仅而且 |
C.即使一边一边 | D.既然或者或者 |
下面四种说法,与最后一段的内容无关的一项是( )
A.高度评价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 |
B.指出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 |
C.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 |
D.抨击当时欧洲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