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界上最疼我的人走了
小树
外公走得实在太突然了,2010年10月30日上午阳光不错,十点多的时候妈打电话给我说外公摔了一下,去了医院,医生说可以回家了。我的脑袋那个时候就全空白了,但随即安慰自己,外公肯定没事,外公不会这么快就走的,按外公的习惯,不会没打一声招呼就走的,肯定不会。
赶到外公家的时候,外公躺在床上,双眼紧闭,插着氧气管,呼吸得非常艰难,从来没见过外公这么无助过,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永远是那么稳健,从容。但是死亡的力量太可怕太强大了。四点十八分的时候,外公长长的呼出了最后一口气,然后就静静地走了。想到前一天的四点十八分时外公还在夕阳下抽着大红鹰,然后把烟蒂摁到装满烟头的大碗里;或许准备几样简单的小菜等外婆念佛回来一起吃晚饭;或者打算着喝完老酒后去哪里走走,看看哪个老兄弟;或者仅仅在想今天喝什么酒好?红酒,白酒,还是黄酒?但是现在的外公确实躺在床上,而且再也不起来了。
守灵、入柩、火化、归墓,短短三天,就这样送走了外公,活着与死亡,原来如此之近。
送走外公的仪式非常的复杂,请道士请尼姑,念经念咒,不知所以。那些做仪式的人嬉笑怒骂,极尽表演之能事。我相信神佛,相信命运,但我实在受不了这样的闹腾。外公是非常讨厌这些的,但是还是在指导下被穿上了寿衣,盖上了寿被,也许还听着那些不知所云的唱嚷。我能说什么呢?都说丧是做给活人看的,可是外公被这样该是多么难受啊,然而深深了解这些的我们尽然无能为力!所以我想,我死的时候,一定要让我穿上最喜欢的衣服,静悄悄地送我走,什么都别留,然后旁边种一棵小树。
舅舅在找茶叶的时候还翻出了一大袋的豆腐干,这是中秋节时让妈和着月饼一起带去的祖名豆腐干,外公最喜欢吃的豆腐干。那么一大袋,外公还藏着,定是不舍得一下子吃完。我拿来两袋,拆开,把供桌上的豆腐干换下了,我能做的只有这些。虽然妈说这个时候外公正在路上,还顾不上吃东西。但是我总感觉外公就在,在这个房间里,看着我们一个个非常难过,他也很难过,他说让我们别难过,他会在上面看着我们都好好的,可是外公说的时候,我们都不能听到。
送外公到山上的时候我带去了外公喜欢抽的烟和几个星期前就买好的还没带去的鱼干。这种鱼干是同事有一次从网上买来送给我的,回家的时候给外公带去了,外公说好吃,后来在超市里一直买不到,直到不久前小黄给我网上买到了一模一样的,但是这段时间一直都没有机会拿过去给外公,没想到这次拿过去的时候,外公再也吃不到了。我想在外公坟前把东西烧给外公,但妈说现在还不行,只好等下次了。
送完外公回来,厨师已经把饭菜都收拾好了,一大桌一大桌的人吃着,期间不乏感慨的人,但是觉得毕竟到了这个岁数,这样的离开也是一种挺好的方式。当我看到席间上来一道鳕鱼的时候,想起今年正月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外公特地去买了鳕鱼,特地让舅妈清蒸,说这样的做法既好吃又营养,我还是忍不住了……
现在起,再也不会有人给我准备冻米糖了,只因为有一年我觉着做着有趣、吃着好吃,吵着让外公做,但外公联系了好久都没联系上买糖稀(做冻米糖要用的主要辅料之一)的人,所以每年都会给我买上一大袋现成的等我带回去;
现在起,再也没有人会因为同事赞我拿去的杏仁好吃又去批发一大箱杏仁要我分给同事吃;
现在起,再也没人给潇洒哥买好白切羊肉后再配上自种的大蒜,然后满足地看着潇洒哥大快朵颐;或者爬上小方凳把珍藏的酒一瓶瓶给潇洒哥展示过来,问潇洒哥喜欢哪一瓶。潇洒哥说所有的家人中,外公是对他最好的人,外公不在了,回去就没有意思了。从来不轻易跪的潇洒哥随着仪式跪了很多次很多次。只是还藏着这么多好久没喝的外公怎么舍得走呢?
外公走后,一直想写点什么,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但是每次想到外公,心里就会很沉重:怎么就这么走了呢?这句话每次都要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只好老实地去做点别的事情,等到过段时间,也许能看得清楚。
那天做了一个梦,回外公家吃饭,外公做了我最喜欢吃的梅干菜煮肉,外婆还在因为油生油熟的问题和外公拌嘴,还因为外公把那几条给我吃的野生河鲫鱼养瘦了埋怨外公,吃完晚饭,停电了,就睡在外婆晒过的暖暖的被子里,棉花的清香一直浸到心里,朦朦胧胧中,感觉外公上街给我买粢饭豆浆去了,我想叫住外公,跟他说豆浆里要加点辣酱,却怎么也叫不应……
直到现在,我一直都认为,他只是去旅游了,或是去街上给我们买早饭去了,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会在某个空间重逢。一直这么想着,心里竟苏生些希望来,于是我还是一样吃着、睡着、玩着、乐着:相逢总是有期。
在这个世界上,外公外婆是真正对我没有所求的人。
小时候,养在外婆家,但是身体很差,几乎都是外公骑着那比我高很多的28寸自行车带我去医疗站或陪着人情叫医生来家里,又一次,晚上脱衣服睡觉的时候把手给脱臼了,也是外公骑了将近两个小时自行车把裹了像粽子一样的我带到专门治脱臼的医生家里,等回来的时候已经半夜了,外婆还在家等着,给我们热了好几遍的年糕泡饭……
外公很谦逊,却极喜欢炫耀我的一点点小成绩:我的毛笔字登报纸了,外公把那张报纸藏在他的公文包里,开会去的时候给他的同事一个一个看过去,直到所有的人都说我的毛笔字写得好为止;我的作文获奖了,外公一遍一遍见人就说;我运动会跑步跑了第一名,外公就说:不要觉得我们个子小,体育就不好,其实跑步很快呢!我考试考第一名了,外公比我还高兴,正月里亲戚都来的时候,外公就拿着我的成绩单说:是镇里的第一名呢,很不容易的!一直以来,我一直是弟弟妹妹们的学习榜样,相信弟弟妹妹们在长大的过程中一定听过这样的一句话:你们姐姐……对此,我真的非常非常的惭愧,现在的我,活得比谁都窝囊,混得比谁都差,说得比谁都无力,我没带好头,即使我知道外公只要我健康、快乐地活着。
外公心地太好,种的菜可以吃了,他一家一家问过去,村里的老兄弟谁缺钱花了、谁生病了、谁需要什么药,他都记着,他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一直到走之前的一段时间还在叮嘱舅舅,如果他不在了,不要忘记每月去看看一个智障的老兄弟,若看他钱不够用了就接济一些。外公走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来了,里里外外,外公喜欢热闹,可是看不到了。
五七那天凌晨,外婆一个人在小间里哭,在我们前面,外婆忙东忙西,没有悲伤、没有流泪,其实我们再痛苦,又怎么比得上外婆的千分之一?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给她做好早饭、烧好热水,然后叫她起床、吃饭,嘱咐她带上热水再去念佛;再没有人在晚上打着手电接她念完佛回家;再没有人陪她拌嘴。即使舅舅他们每晚睡在隔壁,即使妈阿姨会隔天送菜过来,又怎么及外公若在的万分之一?我站在外婆旁边,任外婆靠在我身上痛哭,弟弟们站在一边,我们站了很久很久……我一直在默念:一定要多回去陪陪外婆,多回去,多回去。可是即使回去了,会给外婆烧早饭吗?回拿着手电接外婆回家吗?
那天中午,太阳很好,一群人都拿了椅子坐在外面晒太阳,聊天,打牌,外婆也坐在外面看他们,外婆也笑着,深深的皱纹里面,埋的都是心酸,这种笑,让人心疼。
有本小说叫《世界上最疼我的人走了》。
与外婆和弟弟们共勉!
今年的初雪,外公一定看见了,刚才给外婆打电话,冲口而出的一句话是:你和外公一定要穿暖和。外婆耳朵很背,没听清楚,而在电话这端的我已经泪流满面。
为什么说外公是世界上最疼我的人?试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那一大袋的豆干,外公为什么没有吃完?
作者为什么要描绘那个梦境?
“外婆也笑着,深深的皱纹里面,埋的都是心酸,这种笑,让人心疼。”外婆为什么会笑?这种笑,为什么叫人心疼?
看过这篇文章之后,你一定有一些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大鱼和小鱼》,完成题。
大鱼和小鱼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取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的代价是整个的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这是一篇寓言,它构思的突出特点是通过展开情节内容。
结合生活实际,文中的“钓钩”可理解为:
如果你是小鱼,你觉得妈妈讲的使你最受教益的一句话是什么,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则说明文,完成题。
荷花之谜
①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花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
②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械”。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
③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新的健康荷株。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正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这段文字介绍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请简要回答。


阅读第①段,请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

第③段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

第③段“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新的健康荷株”句中加点的“竟然”一词,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题。
(中新网1月11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他们颁奖。
  据悉,目前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需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亲自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为每人人民币500万元。此前已有16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
(据中新网消息有改动)
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14分)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②莲子,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原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③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漂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运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④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的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荷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整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
⑤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的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⑥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骨朵,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粗略估计,今年大概开了将近一千朵。真可以算是洋洋大观了。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远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为我的荷祝福。
本文写的是荷花,简要概括全文围绕“荷”行文思路。
想荷——()——()——()——祝荷
第④自然段中说“我心中狂喜”,概括其原因?(3分)


文章标题为“清塘荷韵”,请你概括说说 “荷韵”有哪些? (4分)


荷花经历数年艰辛才开始长出,却很快又遭遇寒冬,这是怎样的一种生命苦难啊!联系社会实际或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生命苦难的看法?


(4分)
生活中需要思索
①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②翻开中外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发现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实验灯泡的过程中,经受了几万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果。不能想象,他在其中任何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能够制成电灯来造福人类。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凡事思索了再做,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③那么,青年面对生活是否也要注重思索呢?答案也应当是肯定的。
④青春是短暂的,但它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青年时期,一个人要审慎地思索人生的意义,探索生活的道路。走好这一步,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这一点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
⑤如今,我们面临社会经济转型,面对现代产业和高新技术,将会遇到许多不甚了解,甚至是全新的问题。时代在向我们挑战,青年人任重道远,不思索行吗?
⑥生活中需要思索!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

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