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赏析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2分)
请简要赏析《乌衣巷》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3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诗歌鉴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B.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C."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D."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2)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各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
B.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劳动的辛苦。
C.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
D.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
(2)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①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 ②绿,清夜子规啼。浮客 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 。
(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敷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是东晋诗人 (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屋舍俨 俨然
②便扶 向路
(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
(4)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
(5)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