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祖琏,父诚,为田农。全义少为县署役夫,尝为令所辱。黄巢起冤句。全义亡入巢军。巢入长安,以全义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巢败,依诸葛爽于河阳,屡有战功,爽为泽州刺史。爽卒,事其子仲方,仲方为留后,表全义为河南尹。梁祖建号,以全义兼河阳节度使,封魏王。性勤俭,善抚军民,虽贼寇充斥,而耕务农,由是仓储积。全义初至洛井邑穷民不满百户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将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令招农户耕种民之来者抚绥之,无重刑,无租税,流民之归浙众。王命农隙,选丁夫授以弓矢枪剑,为坐作进退之法。行之一二年,每屯增户。大者六七千, 次者四千,下之二三千,共得丁夫闲弓矢、枪剑者二万余人。有贼盗即时擒捕之,刑宽事简,远近归之如市。且耕且战,岁滋垦辟,招复流散,待之如子。五年之内,号为富庶。每农祥劝耕之始,全义必自立畎亩,饷以酒食。数年之间,京畿无闲田,编户五六万。乃筑垒于故市,以防外寇。全义每喜民力耕织者,某家今年蚕麦善,去都城一舍之内,必马足及之,悉召其家老幼,亲慰劳之,赐以酒食茶彩,丈夫遗之布裤,妇人裙衫。每观秋稼,见田中无草者,必下马命宾客观之,召田主慰劳之,赐之衣物。若见禾中有草,地耕不熟,立召田主集众诘之。民诉以牛疲或阙人耕锄,则田边下马,立召其邻责之曰:“此少人牛,何不众助之?”邻皆伏罪,即赦之。自是洛阳之民无远近,民之少牛者相率助之,少人者亦然。
田夫田妇,相劝以耕桑为务,是以家有蓄积,水旱无饥民。天成初,薨于洛阳私第,年七十五,谥忠肃。
(节选自《旧五代史·张全义传》)
【注】①冤句:今山东菏泽。   ②梁祖建号:梁太祖朱温建立后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琏,父诚,为田农世:世代 B.虽贼寇充斥,而耕务农 劝:鼓励
C.爽为泽州刺史表:表彰 D.由是仓储积 殷:富足

以下各组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全义初至洛/井邑穷民/不满百户/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将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令/招农户耕种/
B.全义初至洛/井邑/穷民不满百户/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将/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令/招农户耕种/
C.全义初至洛/井邑/穷民不满百户/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将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令招农户耕种/
D.全义初至洛/井邑穷民/不满百户/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将/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令招农户耕种/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全义是农家子弟出身,年少时曾在家乡县衙做差役,后来离开家乡,投身黄巢的军队。黄巢攻占长安后,曾任用张全义做史部尚书和水运使。
B.张全义崇尚节俭,勤于政事,尤其喜欢那些勤劳耕作的百姓,如果有人家养蚕种麦比较好,只要距都城不超出三十里地,他都一定亲自骑马前去慰劳。
C.看见谁家地里没有杂草,张全义会下马让随行宾客们观看,并赏赐田主。如果见庄稼中有草,地耕得不松软,就立即叫来田主,并在众人面前责打训斥。
D.洛阳地区的民众在张全义的治理下,百姓们致力于农桑,因此家家有蓄积,即使遇到水旱灾害时也没有出现饥荒的现象。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耕且战,岁滋垦辟,招复流散,待之如子。
(2)自是洛阳之民无远近,民之少牛者相率助之,少人者亦然。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人之所至焉  罕:少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观看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  名:说明情况

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
C.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
D.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⑵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送宗伯乔白岩序(明)王守仁
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阳明子曰:“学贵专。”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阳明子曰:“学贵精。”先生曰:“然。予长而好文词,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焉。研众史,核百氏,盖始而希迹于宋唐,终焉浸入于汉魏,学贵精哉!”阳明子曰:“学贵正。”先生曰:“然。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弈吾悔焉,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阳明子曰:“可哉!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唯精唯一’。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况于文词技能之末乎?”先生曰:“然哉!予将终身焉,而悔其晚也。”阳明子曰:“岂易哉?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昔者卫武公年九十而犹诏于国人曰:‘毋以老耄而弃予。’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也敢忘国士之交警①?”
——选自《四部丛刊》本《王文成公全书》
①警:以交情之深而忠告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明子而论学过:拜访
B.目无改观,耳无改听改观:改善
C.外是荆棘之蹊:小路
D.岂哉?易:容易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字字求焉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B.文词技能于是乎出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C.公卿之不讲学久矣意北亦尚以口舌动
D.毋老耄而弃予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赠序。王守仁在阐述自己为学的主张的同时,也勉励朋友做学问要坚持不懈。
B.王守仁认为不管学习什么都是学习,只要真正做到“专”和“精”,“正”也就在其中了,距离“大道”也就不远了。
C.文章引用卫武公的话意在说明,研究学问要终身学习,任何时候学习都不算晚。
D.王守仁认为为学最根本的在求道,如果不明大道,只在如词章、下棋这类技艺上用功夫学习,哪怕你学得再好也不能算是一个聪明且具有良知的人。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学 弈 则 谓 之 学 学 文 则 谓 之 学 学 道 则 谓 之 学 然 而 其 归 远 也 道 大路 也 外 是 荆 棘 之 蹊 鲜 克 达 矣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
(2)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傅青主善书画
[清]徐珂
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尝有友求画,傅谓:“画虽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我每作画,先择其时,非遇良辰不下笔。今重违君意,约以中秋夕为期,如天气晴爽,风定月明,当准备纸笔。”
至日,果晴爽,友大喜,知其嗜酒,乃与痛饮,自晡至昳,始罢席。乃命侍者为研浓墨,骈两几,铺丈长玉版纸于上,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谓俟月上东向,秉烛为之。少焉,月出,乐甚,命侍者取所研浓墨一巨钵,置旁几,屏退诸人,独自命笔。友远立窃窥,但见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傅狂叫,叹曰:“孺子败吾清兴,奈何!”遂掷笔搓纸而辍。友见其满头皆墨,汗下如雨,急取水为之浣濯,遣人送归。
京师打钟庵落成,僧慕傅名,丐书庵额。以僧无行,不许。僧谂某与傅善,啖以重金,令转乞。甲不敢遽达,又虑无以报僧,既思得一法,乃沽佳酝招饮,又预作五绝诗一首,以打钟庵三字嵌诗中,乘微醺,自握笔书此诗,屡书,屡自拉弃之。傅睨之而笑,甲曰:“家有屏。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时傅醉矣,曰:“我为汝代笔如何?”甲喜曰:“幸甚。”遽索纸,纵笔为之。甲请曰:“既赐书,即求署款。”傅笑而许之。甲刓此三字授僧,榜于门。
一日,傅偶过庵前,讶额署己款,笔意确是,注视之,沉思良久,忽忆前为甲书屏中有此三字,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节选自《清稗类钞·艺术类》)
[注] ①重违:难违。②昳:太阳偏西。③谂:通“审”,详细了解。④啖:利诱。⑤刓:剜,挖。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谓月上东向      俟:等待
B.遂掷笔搓纸而辍:停止
C.书庵额丐:给予
D.傅之而笑睨:斜视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傅青主狂放不羁和刚正不阿的一组是(3分)(  )

A.①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 ②孺子败吾清兴,奈何
B.①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 ②以僧无行,不许
C.①屡书,屡自拉弃之 ②遽索纸,纵笔为之
D.①舞蹈踊跃,其状若狂 ②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傅青主对创作的时间有严格要求,每次创作都必须选择晴爽月明的中秋良辰。
B.友人为了求得傅青主的画,置酒与之痛饮,后来却因败坏了傅青主的清兴而无果。
C.甲为了回报和尚,设计骗取了傅青主的真迹,最后却因此断送了与傅青主的交情。
D.本文通过对傅青主的动作和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位富有鲜明个性的书画家形象。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3)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3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给加线字词释义
纵一苇之所()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风()歌而和之()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輮使之也凌万顷之茫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而耻学
C.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师道不传也久矣
D.少,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积土成山,风雨兴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此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幽壑之潜蛟

A.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B.是故益圣,愚益愚
C.李牧连 D.吾从而

有人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徘徊”二字用得极妙。你能说说其妙在何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