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学化学的兰兰对下列常见现象进行分析,她想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煮饭前用水洗一洗米 | B.冰箱中放入木炭后,异味消失 |
C.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 D.食物变质 |
在25℃时,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恢复到25℃时,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不变 | B.溶质质量减少 |
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 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C物质的10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C。若取等质量的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3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是()
A.A>C>B B.C>A>B C.B>C="A" D.A>B>C
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硝酸铵和氯化钠(水) | B.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液(观察颜色) |
C.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 D.酒精和蒸馏水(品尝) |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A.将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
B.将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
C.在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40﹪的硝酸钾溶液 |
D.将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 |
将W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蒸发时间的变化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