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 |
B |
C |
D |
![]() |
![]() |
![]() |
![]() |
向盛有一定量的H2O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MnO2 |
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 |
向等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同浓度的稀硫酸 |
引燃密闭集气瓶中的木炭 |
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两种物质各10 g,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后质量/ g |
1.6 |
X |
0.9 |
2.2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X="5.3"
C.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84: 53
D.丙、丁一定是单质
某同学研究化学反应中的放热现象,用镁条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现象和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产生大量气泡,手触试管外壁有热感 |
B.气球先膨胀,冷却至室温,气球恢复原状 |
C.收集到的气体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气球口听到爆鸣声 |
D.若将药品换成生石灰和水,则观察到气球先膨胀,冷却至室温后恢复原状 |
下列实验方案及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项目 |
A |
C |
D |
|
方案 |
![]() |
![]() |
![]() |
![]() |
现象 |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
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振荡后,塑料瓶变瘪 |
水中的铁钉生锈,植物油中的铁钉没生锈 |
结论 |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
气体中一定有碳、氢元素、氧元素 |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和水发生反应 |
铁生锈只需要与氧气接触 |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括号内的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CuO(C)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B |
H2O(H2O2) |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Cu(Fe)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D |
CO(CO2) |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