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用绞车拖物块的示意图。拴接物块的细线被缠绕在轮轴上,轮轴逆时针转动从而拖动物块.已知轮轴的半径R=0.5m,细线始终保持水平;被拖动物块质量m=1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轮轴的角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ω="2t" rad/s,g=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物块做匀速运动 |
| B.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1m/s2 |
| C.绳对物块的拉力是5N |
| D.绳对物块的拉力是6N |
如图13-7-15,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在O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A向B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
图13-7-15
| A.减弱,紫光 | B.减弱,红光 |
| C.增强,紫光 | D.增强,红光 |
如图13-7-14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若用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3-7-14
| A.n1<n2,a为红光,b为蓝光 |
| B.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
| C.n1>n2,a为红光,b为蓝光 |
| D.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
如图13-7-13所示,两束不同的单色光P和Q,以适当的角度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其出射光线都是从圆心O点沿OF方向射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7-13
| A.P光束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大 |
| B.Q光束的频率比P光束的频率大 |
| C.P光束穿出玻璃砖后频率变大 |
| D.Q光束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长 |
如图13-7-12所示,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三棱镜,里面是空气,一束光A从棱镜的左边射入,从棱镜的右边射出时发生了色散,射出的可见光分布在a点和b点之间,则( )
图13-7-12
| A.从a点射出的是红光,从b点射出的是紫光 |
| B.从a点射出的是紫光,从b点射出的是红光 |
| C.从a点和b点射出的都是红光,从ab中点射出的是紫光 |
| D.从a点和b点射出的都是紫光,从ab中点射出的是红光 |
表面附着油膜的透明玻璃片,当有阳光照射时,可在表面和玻璃片的边缘分别看到彩色图样,则( )
| A.两者都是色散现象 |
| B.两者都是干涉现象 |
| C.前者是干涉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 |
| D.前者是色散现象,后者不是色散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