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______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__月7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__
(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______。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__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_____。
(5)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南半球信风带向什么方向移动?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图甲所示为某国的著名半岛,地形崎岖,风景优美;每年约有2/3的时间被冰雪覆盖,并有许多喷泉和温泉。图中河流多处河水即使再冷的天气也不会结冰,可又有多处河段有巨大的穹形冰川发育(图乙为穹形冰川截面图)。这里有居民约30余万,地广人稀;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天然气、煤炭、天然硫、原生金、砂金、银及其他矿物的储备都十分丰富,具备发展采矿业的良好条件,但是渔业是这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工业以鱼类加工和木材加工为主。
(1)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请分析材料中“可又有多处河段有巨大的穹形冰川发育”的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的有利影响。
(3)材料中“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具备发展采矿业的良好条件”。请说明文中“良好条件”的含义,并分析这里的经济活动不以矿业开发为主的主要原因。
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2)描述乙国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3)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4)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试分析种植该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甲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二:图乙为山西汾河流域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杏花村(图乙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2)读乙图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二及图乙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
2006年1月5日,巴西、印度和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大会秘书处提交了一项内容与2005年“四国联盟”提交的决议案大致相同的安理会扩大决议草案。甲图所示为其中某国的等高线分布图,乙图所示为其中某国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国所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它们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2)简要说明乙图中20℃等温线的走向及西半段等温线走向的形成原因。
(3)P、Q两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但气候差异很大,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4)甲、乙两图所示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区,写出两地铁矿石海运至我国上海宝钢的最近线路及沿途所经海域和海峡名称。
【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于11月6—7日在广州成功召开,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透露,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仍然严重,全国1.5亿亩耕地受到污染,一成耕地重金属超标,仅2011年1—8月,就发生了11起重金属污染事件。
材料二: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尤其是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已是全国性问题。粮食每年因此减少1000万吨,受污染1200万吨,两项合计每年至少损失200亿元。
(1)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因素所致。如日本的水俣病是由污染引起的。
(2)人们为什么称重金属污染为“隐形杀手”?
(3)我国应该如何进行重金属污染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