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据此完成各题。人类文明的演进顺序是( )
A.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 |
B.采集和狩猎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 |
C.农业社会阶段→采集和狩猎阶段→前工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 |
D.后工业化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采集和狩猎阶段 |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因为这里具有( )
①平坦的地形 ②肥沃的土壤 ③便利的河水灌溉 ④适宜的气温 ⑤充足的日照 ⑥较的农业人口 ⑦较大的市场需求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⑥ |
C.③④⑤⑥⑦ | D.①④⑤⑥⑦ |
下列关于太阳大气层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大气层光球表面温度最高 |
B.从外到里太阳大气层可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
C.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一定是11年 |
D.发出可见光数量最多的是色球层 |
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A.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 |
B.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近,只有约35光年 |
C.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 |
D.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 |
2013年2月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确认,“好奇”号火星车在“红色星球”一块岩石上成功打洞,这是“好奇”号团队取得的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进展。欧洲宇航局计划于2014年10月把“菲勒”号登陆器送至彗星表面进行空地探测。从地理角度来看,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彗星表面,这表明人造天体能够离开()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河外星系 |
读下图回答,图中M行星是()
A.金星 | B.火星 | C.土星 | D.天王星 |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①位于西半球 | B.②位于低纬度 |
C.③位于大西洋 | D.④位于南温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