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毛里求斯岛及附近区域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普莱桑斯的气候资料表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25.9 |
26.1 |
25.8 |
24.8 |
23.2 |
21.8 |
21.1 |
20.8 |
21.3 |
22.4 |
23.8 |
25.3 |
降水量(mm) |
251 |
246 |
217 |
221 |
148 |
101 |
113 |
89 |
61 |
67 |
89 |
190 |
材料二 毛里求斯是地处印度洋西南的一座火山岛。自18世纪以来,甘蔗一直是其主要农作物。
(1)结合气候资料表,简述普莱桑斯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说出毛里求斯岛内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分布特点。
(3)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发展甘蔗种植业的有利条件。如果2015年元旦节期间你要去毛里求斯旅游,指出应防范的除暴雨外的气象灾害。
(4)对于毛里求斯经济发展方向,有人提出大力发展石油及石油化学工业,有人主张应建成国际旅游岛。你赞成哪个观点?请说出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干旱是在一定地区一段时期内近地面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水分缺乏时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地,频繁地发生于各个历史时期。干旱灾害不仅是自然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中国大部分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
(1)读图6可知,进入2010年以来,在我国图示地区干旱范围不断扩大,逐步从省扩展到、、等省区。(8分)
(2)指出甲城市名称,并结合统计表简述该城市在降水、气温方面与常年(同期)的不同及所表明的此次干旱的突出特点。(10分o)
(3)干旱不仅危及农业生产,还会促使生态环境发生恶化,同时也会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就以上三方面,简要说明此次旱灾给图示地区带来的影响。(10分)
(4)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云南省旱灾形成的原因。(8分)
阅读右图及其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拟建的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右图。
材料二:中铁二院一位设计人员透露。“当年在青藏、川藏、滇藏三条线路比较中,川藏铁路因为修建难度大、投资额度高等重要因素,暂被搁置,国家决定先建设青藏铁路。”
(1)为了减少生态破坏,西藏地区可开发那些新能源 ?
(2)试分析川藏铁路修建的主要自然障碍。
(3)川藏铁路修建后,其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试分析川藏铁路建设的意义。
读甲、乙两图(提示:甲为温带地区,乙为亚热带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气候差异。
(2)甲图中的A河段和乙图中所示河段都是洪涝多发之地,试分析导致两区域洪涝多发的共同原因和不同的原因。
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均变化”图,回答
(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趋势。
(2)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______年。
(3)造成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
C.极地冰雪融化 |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根据下图和有关材料回答
材料一相关机构估计,1月12日发生的海地首都太子港的7.0级大地震可能最终会造成2 5万人死亡,另统计有约30万人受伤。
材料二海地处在热带气候区,大部分地区各月平均气温在22—28℃间,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4—10月为雨季。11月—3月为干季。气温3月至11月相对炎热,12月至2月较为凉爽。
材料三 12月8日,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会场,一名海地代表手捂面孔。哥本哈根大会全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12月7日在丹麦召开,85个缔约国商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歧严重,目前与会各国在碳减排方面完全没有共识,会议陷入僵局。而气候变暖带来的恶果,却已显现在贫穷和海岸小国的身上。
(1)分析海地多发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2)海地大地震与我国汶川大地震相比,地震的震级小,而人员伤亡却高出几倍。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3)根据海地气候资料分析,海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同纬度的广东地区是什么气候类型?成因是什么?
(4)哥本哈根大会,与会各国在碳减排方面完全没有共识,为什么海地代表很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