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
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
| 年份 |
GNP总量(10亿美元) |
GNP增长率% |
失业率% |
| 1930 |
90.4 |
-12.3 |
8.7 |
| 1933 |
55.6 |
-4.1 |
24.9 |
| 1935 |
72.2 |
10.9 |
20.1 |
| 1938 |
84.7 |
-6.3 |
19.0 |
——摘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 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这一思想的积极影响在于
| A.重建儒学的信仰 | B.完善心学体系 |
| C.否定孔子的权威 | D.批判专制思想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儒家文化的困境》中说:“把古代中国、环地中海诸文明古国与岛国日本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横向比较是颇有意义的。”其中,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文化传播模式是
| A.单向性辐射 | B.由内向外辐射 |
| C.多向交汇型 | D.由外向内选择吸附型 |
有这样一则祠规:“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这一祠规主要说明
| 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 | 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
| C.宗法制影响深远 | 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
有一种文艺思潮侧重从人们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符合该思潮特征的文艺作品是
| A.《人间喜剧》 | B.《唐璜》 |
| C.《安娜·卡列尼娜》 | D.《哈姆雷特》 |
读图,中美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 D.中国加速融人经济全球化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