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 B.理学影响有限,文化教育落后 |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因有关法律和权利的一些共同的协定以及参与互利行动的愿望而结合在一起”。近代启蒙思想最能体现上述主张的是
A.天赋人权 | B.社会契约 | C.三权分立 | D.人非工具 |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 |
第二步 |
|
甲 |
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 |
寻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作证据 |
乙 |
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 |
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 |
丙 |
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 |
得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 |
丁 |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 |
得出这是世界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 |
A.甲B.乙C.丙D.丁
中国隋唐科举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
B.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
C.扩大了统治基础 |
D.实现了选贤任能 |
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A.实行“一边倒”方针 |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
D.实行不结盟政策 |
某同学选取以下历史图片开展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性学习。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确立 |
B.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并肩战斗 |
C.西方大国遏制中国的僵局被打破 |
D.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