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陕北地区,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脚夫们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的以唱歌为娱,逐渐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山歌品种——“信天游”。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人们大众
C.只有民间艺术才有持久的魅力 D.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2012年4月5日“清明祭祖”活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福州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各取所需,求同存异

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名族的优秀文化,为中华文化所吸收与借鉴。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C.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福州的闽剧曾出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兴旺景象,福州的脱胎漆器、寿山石雕和民间花会也灿然观,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如今,福州重修“三坊七巷”用文化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工艺品业、旅游业、房地产行业等蓬勃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变革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走商业化道路才有生命力 D.发展文化产业是福州政府的中心工作

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韩国抢注“端午节”、日本版的《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因此有人或是义愤填膺大声指责,或是痛心疾首自愧不如。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

A.“文化无国界”,不必大惊小怪
B.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保护和挖掘文化资源
C.韩日美的做法不仅未对中国文化构成威胁,我们要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捍卫文化主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