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世界重大议题均无法获得解决,从气候保护,伊朗核问题,朝核问题到联合国的改革等”。这说明( )
A.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最大 |
B.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C.中国已跻身为世界强国 |
D.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作文现“网语”,表达“键盘化”。“作业写到晚上11点,真是杯具!”一位老师感慨:最近批改学生作文,看了半天才看懂,原来“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还有,“大虾”意指“大侠”,“餐具”就是“惨剧”,“童鞋”表示“同学”,“油墨”即为“幽默”……如果不知道这样的词汇,人家会送你一个词:“OUT”(落伍)!针对上述网络语言冲击规范汉语的现象,我们的正确认识有()
①网络语完全可取代规范汉语
②网络语现实应用需严加筛选
③网络语最好只在网络里使用
④规范社会语言环境势在必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积极有用的信息与各种负面信息交织在一起。”这句话说明了()
A.网络是个非常自由的环境 |
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
C.网络是个可以摆脱任何约束,为所欲为的场所 |
D.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可以使我们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
15岁的小刚迷恋网络游戏,每天背着书包上学,满脑子装的都是游戏,根本无心学习,连过去亲密的同学她也不屑与他们交往。小刚的行为警示我们()
①上网就会成瘾,应排斥网络
②沉迷网络会荒废学业
③要正确处理上网和学习的关系
④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
与网友在网上交往时,不假思索地公开自己个人真实姓名、地址的行为是()
A.不够诚信的表现 | B.违法的表现 |
C.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 | D.有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 |
看见有同学在网上购物,小丽也尝试了一下,在网上为自己订购了学习用品,可是钱付了,东西却迟迟不见寄来,小丽感到很焦躁。此事给我们的教训是()
A.网上购物方便快捷,可以尝试 |
B.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对待网络要谨慎 |
C.她购物的方式不对 |
D.不应该从网上购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