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NaCl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是
A.加入单质碘变蓝 | B.加入单质碘不变蓝 |
C.加入AgN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 D.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加热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
a中的物质 |
b中的物质 |
c中收集的气体 |
d中的物质 |
A |
浓硝酸 |
Cu |
NO2 |
NaOH溶液 |
B |
浓氨水 |
CaO |
NH3 |
H2O |
C |
稀硝酸 |
Cu |
NO |
H2O |
D |
浓硫酸 |
Cu |
SO2 |
饱和NaHSO3溶液 |
已知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KIO3、Na2SO3、H2SO4、I2、K2SO4、H2O 和未知物X。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未知物X为Na2SO4 |
B.该反应的氧化剂是KIO3 |
C.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是KIO3→I2 |
D.由反应可知还原性强弱顺序为:Na2SO3>I2 |
将X气体通入Y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
X气体 |
Y溶液 |
预测的现象 |
![]() |
|
① |
CO2 |
饱和Na2CO3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
② |
SO2 |
Ba(NO3)2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
③ |
Cl2 |
AgNO3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
④ |
NH3 |
AlCl3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已知:C(s,石墨) ="=" C(s,金刚石) ΔH =" +1.9" kJ·mol-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1 mol石墨比1 mol金刚石能量高 |
B.断裂1mol石墨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mol金刚石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 |
C.若:C(s,石墨) + O2(g)==CO2(g) ΔH1=-393.5 kJ•mol-1 则有:C(s,金刚石) + O2(g)==CO2(g)ΔH2=-395.4 kJ·mol-1 |
D.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实现该反应的反应热转变为ΔH<0 |
下列各项中,理由、结论及因果关系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理由 |
结论 |
A |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BaCl2>MgCl2 |
碱性:Ba(OH)2>Mg(OH)2 |
B |
相同物质的量的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Al>Na |
还原性:Al>Na |
C |
相同数目的分子中可电离的H+数:H2SO4>HClO |
酸性:H2SO4>HClO |
D |
相同物质的量得到电子的数目:稀硝酸>浓硝酸 |
氧化性:稀硝酸>浓硝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