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1)正常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为 条.正常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有 种形态。
(2)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产生Xr、XrXr、 和 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在细胞核重编程领域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科学家把cMyc等4个关键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使其变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这意味着未成熟的细胞能够发展成所有类型的细胞。请分析回答:
(1)若想增强载体病毒颗粒的感染性,可利用 技术改造病毒外壳蛋白,直接对 进行操作。
(2)应用 技术得到重组细胞,激活重组细胞发育成早期胚胎,使用从 中获得的胚胎干细胞,在培养基中根据需要加入相应的小分子物质以促进其 得到各种组织器官,用于治疗某些疾病,这种技术称为 。
(3)iPS细胞的获得不使用胚胎细胞或卵细胞,也不诱导发育成个体,因此不会像生殖性克隆一样引发 问题。
苏云金芽孢杆菌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培育转毒素蛋白基因植物及转基因植物中两种生物大分子合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中①处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 种DNA片段。过程②需要用到 酶。
(2)假设图中质粒原来BamHⅠ的识别序列变为BclⅠ的识别序列,现用Bcl Ⅰ和HindⅢ切割质粒,再经过程②能否获得所需重组质粒? ,理由是 。
(3)若上述假设成立,并成功形成重组质粒,则重组质粒可被限制酶 切割。
(4)图中α链是 。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③时启用的起始点 (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原因是 。
藜是一种耐旱且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耐旱性可变的植物,为了研究干旱对藜干旱诱导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用具:
若干抗旱的藜种子,培养液,一定量的浓度分别为5%、10%、20%(m/v)PEG(无毒性聚乙二醇)的培养液,石英砂和塑料盒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抗旱的藜种子,消毒、洗净后放入盛有培养液和石英砂的塑料盒中,在室温下培养至藜幼苗长出3~4叶。
第二步:选取数量相等且长势相同的藜幼苗分别放入含有等量的5%、10%、20%(m/v)PEG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不考虑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浓度变化)。
第三步:在第0、1、3、5、7天分别取相同部位、相同大小且数量相等的叶片,洗净、吸干,测量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产生量。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是 (至少写两个)。
(2)用含有等量5%、10%、20%(m/v)PEG的培养液来替代不同干旱程度的土壤做实验,其优点是 。
(3)实验步骤 设计不合理,理由是 。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前5天不同浓度的PEG是通过影响 而导致可溶性蛋白产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帮助藜抵抗干旱环境的原因可能是 ,从而增强植物细胞的 能力。
(5)在浓度为20%的PEG条件下,第5天后可溶性蛋白产生量下降,其原因可能是藜处于高浓度的PEG溶液中时间过长,植物体内 受抑制,影响细胞代谢。
番茄植株中,有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番茄多一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意配对联会形成一个二价体,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而形成一个单价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组成二价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染色体(如5号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的形成属于 ,形成的原因是 。假设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其产生的花粉可能的基因型为 ,其根尖分生区一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得到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
(2)以马铃薯叶型(bb)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纯合正常叶型的三体番茄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F1。
①假设B(或b)基因在第5号染色体上,让F1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得到的F2的叶形及比例为 。
②假设B(或b)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让F1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得到的F2的叶形及比例为 ,并用遗传图解表示产生以上结果的过程(要求写出F1产生的配子及比例)。
③番茄叶形的遗传遵循 定律。
为改善生态环境,某地实施了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并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现存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单位:kg/hm2)。请回答下列问题:
放牧强度 |
总现存生存量 |
播种牧草 |
杂草 |
||
白三叶 |
鸭茅 |
可食性杂草 |
有害植物 |
||
轻度 |
11200 |
150 |
1650 |
9300 |
100 |
中度 |
10600 |
220 |
800 |
9300 |
280 |
重度 |
3810 |
210 |
400 |
2800 |
400 |
(1)人工播种牧草改变了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使其营养结构趋向于 ,该过程被称为演替。采用样方法调查物种丰富度时,为减小调查的误差,应做到 (回答一点即可)。
(2)白三叶和鸭茅的植株高度有明显差别,表明草原群落具有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放牧强度增大,对和的生长有利。
(3)在轻度放牧时,假设该草原植物固定的总生物量是18000 kg/hm2,自身呼吸消耗量以及流入分解者的量是4800 kg/hm2,则能量在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牧区规定放牧1只羊需2.8亩草原对应,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 。不同草原类型适宜的放牧强度不同,下图表示某草原放牧强度对山羊个体增重以及单位面积内山羊群体增重的影响,则最佳放牧强度应控制在 (只羊/hm2)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