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
野生性状 |
突变性状 |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
雄株 |
M1 |
M2 |
Q=M2/(M1+M2) |
雌株 |
N1 |
N2 |
P=N2/(N1+N2) |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
B.人体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
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能反映正常人饭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胞吞作用 D胞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