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中B-b只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A控制羽色为蓝色,基因B控制羽色为黄色,A与B同时存在时羽色为绿色,aabb个体显白色,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以上形成各种颜色的物质均为非蛋白类物质,那么基因是通过 ,进而控制羽色的。
(2)若一只蓝色鸟与一只黄色鸟杂交,后代雄鸟均为绿色、雌鸟均为蓝色,则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 、 。
(3)若2只绿羽鸟杂交,F1有白羽鸟出现,则该白羽鸟的性别为 。理论上这2只绿羽鸟的后代中雌鸟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雄鸟中黄色羽所占的比例为 。让F1中全部雌雄黄羽鸟杂交,后代出现黄羽和白羽两种表现型,比例为 。
互花米草起源于美洲,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系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因此,许多国家为了保滩护堤、促淤造陆,先后加以引进。但是其在潮滩湿地生境中超强的繁殖力,威胁着海滨湿地当地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互花米草适宜生活于潮间带,引种初期,其增长方式为 ,引种后生长受当地环境影响,其中 是影响互花米草种群最强烈的的外源性因素。
(2)互花米草广泛用于海岸线作为生态护坡,但一般不单纯种植,而与白茅、芦苇等植物一起种植,其目的是通过提高生物多样性来提高生态系统的 。
(3)下图是海岸线上互花米草等植被从开始建设直至稳定过程中,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示意图。其总初级生产量变化为 ,净初级生产量和总初级生产量的比值 ,(填“逐年增大”、“基本不变”或“逐年变小”)。图中叶面积指数与净初级生产量关系对农业生产的启示是:种植作物时要注意 。
2013年10月2日至6日,我国黄海一海湾发生赤潮,科研人员对赤潮爆发期及前后的表层海水取样分析,结果如下表
(1)表中细胞密度代表浮游植物的数量,它们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 成份。测量密度时,海水样本要先轻轻震荡几次,再用吸管吸取,滴加于 上,然后统计计数室中的细胞数。可用
作为溶剂提取浮游植物的叶绿体色素。
(2)与9月25日比较,10月2、3日海水pH值变化的原因是 ,10-6至10日海水中溶解氧变化趋势是 (升高或下降)。有关资料显示,9月25日前该区域海水含P无机盐的含量远高于常年平均值,结合表中数据,提出一项控制该地区赤潮发生的措施 。
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据图回答:
(1)该模型属于 _(填“物理”、“概念”或“数学”)模型,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调节。
(2)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 和 。
(3)若下图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丁指的是 (2分)。
若下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填图中序号,2分).
下图甲表示自然界中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种群实际大小。
图甲图乙
(1)图甲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 型曲线,图乙中物种 最可能符合这种增长模型。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甲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3)图乙所示的生态系统中, 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 。
(4)若图乙中的1、2、3三个物种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应该是 。
下图为某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能量单位为103 KJ /(m2·y)。请回答: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
(2)图中A表示 ,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 。
(3)若图中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则肉食性动物能得到的最高能量值是 ×103KJ/(m2·y)。
(4)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