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析下列有关ATP的数据和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经测定,正常成年人在静止状态下24h将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所有细胞内ADP、ATP的总量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生物体内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
(2)用32P标记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短时间内快速分离出细胞内的ATP,结果ATP浓度变化不大,但部分ATP上的磷酸基团却已带上了放射性标记。这一事实证明: 。你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________。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_______,翻译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_______。
(4)据图可知,合成的LHCP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应的过程,则Rubisco存在于________中。
(5)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人体免疫调节中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中a细胞的名称为,b细胞的名称为,c细胞的名称为,物质d是。该过程属于免疫。
(2)若病菌进入细胞内部时,则需要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并使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这是免疫。
生态学者对某弃耕荒地不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单位:略)
营养级 |
同化能量 |
未被利用能量 |
分解者分解量 |
呼吸释放量 |
A |
471.8 |
293 |
12.5 |
96.3 |
B |
12.6 |
5 |
微量 |
7.5 |
C |
70 |
36.5 |
2.1 |
18.8 |
(1)由表可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下一营养级不能获得表中的________个方面的能量。
(2)据表分析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该荒地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
(3)调查A中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该方法的抽样原则是______________。
(4)生产者的绿色吸引消费者前来捕食,这属于哪种类型的信息传递:________________ ;体现了信息传递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G蛋白偶联受体调控着细胞对激素、神经递质的大部分应答。下图表示位于甲状腺细胞膜内侧的G蛋白在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形成G蛋白偶联受体后被活化,进而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变化的过程。请回答:
(1)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2)图中过程①需要细胞质为其提供________作为原料,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___。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__。
(3)过程②除了需要图中已表示出的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项)。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发现有些功能蛋白A分子量变小,经测序表明这些分子前端氨基酸序列正确,但从某个谷氨酸开始以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丢失,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5)图中的生物效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玉米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
研究发现纯合的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图两种情况。
(1)玉米的________是显性性状,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实验1亲本中早熟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实验2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若对两组实验的F1分别进行测交,后代的早熟和晚熟的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4)实验2的F2中早熟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从实验2的F2中取一早熟植株M,将早熟植株M与晚熟植株杂交,若后代早熟∶晚熟=1∶1,则早熟植株M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5)若让实验1中的F2随机交配,则后代中早熟和晚熟的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