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固定容器内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肺炎双球菌并测定其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见下图。其中在a 点时向培养基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青霉素。下面对该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c~d段菌体数量不再增加,这与使用青霉素有关 |
B.a~b段种群中抗青霉素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最大 |
C.d点开始出现的变化说明d 时一定是再次加入了青霉素 |
D.曲线从b点到d点主要体现了青霉素对肺炎双球菌的选择过程加入的物质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葡萄糖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使用过氧化氢酶不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 |
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 |
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中含有的原癌基因较其他地区多 |
C.细胞癌变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比正常细胞更长 |
D.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正常分化,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生物模型常被用来对于生物学现象和原理进行解释和说明,而图形则是模型中常见的表达形式之一,如果用下图来表示一些常见的生物学现象,则有可能需要对它进行一定的修改,下列选项的修改和解释相对较为科学的是
A.若A、B、C、D分别代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则该模型可以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转运和分泌依次经过的结构,箭头所代表的转运方式是具膜小泡
B.若A、B、C、D分别代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组织细胞,箭头所代表的为各自释放的激素,则C所释放的激素能对A和B相应激素的释放产生抑制
C.若A、B、C、D分别代表CO2、RuBP(C5)、三碳酸(C3)、三碳糖,则该过程反映了碳反应过程中CO2的转变过程
D.若A、B、C、D分别代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效应器,则在C、D之间还有一个结构是传出神经,它们都是神经细胞,所组成的结构叫做反射弧
下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某雄性动物细胞进行分裂某一时期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时期发生在体细胞增殖过程中 |
B.该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过基因突变 |
C.该分裂过程中一个精原细胞可能产生三种或四种精子细胞 |
D.该分裂过程中没有基因重组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 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 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
B.PM 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
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