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 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 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
(3)利用提供的U 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 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等量的滤液1 和滤液2 分别倒入U 型管的A、B 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所有的DNA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
B.精子形成过程中,若某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则形成的精子有一半不正常 |
C.观察动物精巢切片时,可能会同时观察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 |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成后的细胞都会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
将采自加州和阿拉斯加的肾叶山蓼种子,在相同环境中培养4个月,任其萌发和生长。然后分成三组分别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驯化。生长5~6个月后,研究驯化温度对不同地区肾叶山蓼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的影响。测定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实验结果如下表。有关推测不能成立的是()
A.驯化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发生了变化 |
B.不同地区的肾叶山蓼具有不同的驯化潜能 |
C.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
D.植物体内的酶系统可能发生适应性改变 |
如右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不同
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
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K+的吸收
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
某同学欲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滤纸片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 |
B.酶促反应时间可用t3—t2来表示 |
C.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等量相同滤纸片 |
右图为在某种光强度和一定温度下,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某绿色植物O2的释放量(单位叶面积·每小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40 (O2吸收量mg/h) |
B.当二氧化碳浓度为100ppm时,该植物光合速率等于40 (O2释放量m![]() |
C.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400ppm后,该植物有机物积累量随时间增加而不再增加 |
D.当二氧化碳浓度为500ppm时,如需提高光合速率,可增加光照和适当提高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