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李邦华传
李邦华,字孟暗,吉水人。受精神同里邹元标,与父廷谏同举万历三十一年乡试。父子自相镞砺,布衣徒步赴公车。明年,邦华成进士,授泾县知县,有异政。
四十四年引疾归。时群小力排东林,指邹元标为党魁。邦华与元标同里,相师友,又性好别黑白。或劝其委蛇,邦华曰:“宋为偏枯之学问,不作反覆之小人。”闻者益嫉之。明年以年例出为山东参议。其父廷谏为南京刑部队郎中,亦罢归。邦华乃辞疾不赴。
崇祯元年四月,起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京营故有占役、虚冒之弊。占役者,其人为诸将所役,一小营至四五百人,且有卖闲、包操诸弊。虚冒者,元其人,诸将及勋戚、奄寺、豪强以苍头冒选锋壮丁,月支厚饷。邦华核还占役万,清虚冒千。三大营军十余万,半老弱。故事,军缺听告补,率由贿得。邦华必亲校,非年壮力强者不录,自是军鲜冒滥。
营马额二万六千,至是止万五千。他官公事得借骑,总督、协理及巡视科道,例有坐班马,不肖且折橐入钱,营马不耗。邦华首减己班马三之一,他官借马,非公事不得骑,自是滥借为希。
京营岁领太仆银万六千两,屯田籽银千六十两,犒劳制器胥徒工食取给焉。各官取之无度,岁用不敷。邦华建议,先协理岁取千四百,总督巡视递节减,自是营帑遂裕。
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陷山西。未几,贼逼都城。十八日,外城陷,走宿文信国祠。明日,内城亦陷,乃三揖信国曰:“邦华死国难,请从先生于九京矣。”遂投缳而绝。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本朝赐谥忠肃。
(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五十三,有删改)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指邹元标为党魁 魁: ②或劝其委蛇 委蛇:
③闻者益嫉之 嫉: ④岁用不敷 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⑴邦华与元标同里,相师友,又性好别黑白。
⑵故事,军缺听告补,率由贿得。
⑶先协理岁取千四百,总督巡视递节减,自是营帑遂裕。阅读第二段,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李邦华的主要品质。
(长春高中毕业第二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矅。今先王之义胜,故肥。”(《喻老》)
注:矅(qú):瘦
(1)吾人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 (3分)
译文:
(2)两者战胜于胸中,未知胜负,故矅(3分)
译文:
(3)今先王之义胜,故肥 (2分)
译文:
(郑州高中毕业第二次质量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舒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叔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下》)
(1)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请先直接在句中加上标点,然后再翻译)
译文:
(2)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译文:
(3)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译文:
(广州市高中毕业综合测试)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书曰:前吏有循吏,何哉?世使然也。汉武役繁奸起,循平不能,故有苛酷诛戮以胜之。梁兴,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逮践皇极,以俭先海内,身服浣濯之衣,御府无文饰,宫掖无珠讥锦绣。每选长吏,务简廉平。武康令何远清公,以为宣城太守,盖良吏也。若夫酷吏,于梁无取焉。(《梁书·列传第四十七·良吏》)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
②逮践皇极,以俭先海内
(2)何远本是“倜傥轻侠”之士,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成为良吏?请用现代汉语列点回答。(2分)
(重庆市高三联合诊断)将下面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李弘度常叹不被遇。殷扬州知其家贫,问:“君能屈百里①不?”李弘度答曰:“《北门》②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遂授剡县。(《世说新语》)
[注]①百里:方圆百里的地方,即一个县。②《北门》:《诗经》中的一篇,旧以为是写“仕不得志”的,诗中描写一个小官吏慨叹自己位卑多劳,生活贫困的苦况。
译为:
(辽宁省重点高中高三模拟)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呜呼! 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讲不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翻译:
(1)士穷乃见节义。
(2)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3分)
(3)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者,皆是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