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陈亮
臣窃中国天地之正气也,天命之所钟也,人心之所会也,衣冠礼乐之所萃也,百代帝王之所以相承也。虽挈中国衣冠礼乐而寓之偏方,天命人心犹有所系,岂以是为可久安而无事也!天地之正气,郁遏久不得骋,必将有所发泄,而天命人心,固非偏方之所可久系也。
恭惟我国家二百年太平之基,三代之所无也;二圣北狩之痛,汉、唐之所未有也。方南渡之初,君臣上下,痛心疾首,誓不与敌俱生,卒能奔败之余,而胜百战之敌。及秦桧倡邪议以沮之,忠臣义士斥死南方,而天下之气惰矣!三十年之余,虽西北流寓,皆抱孙长息于东南,而君父之大仇,一切不复关念,自非海陵送死淮南,亦不知兵戈之为何事也。况望其愤故国之耻,而相率以发一矢哉!
陛下以江、淮之师为金人侵轶之备,而精择一人之鸷有谋、开豁无他者,委以荆、襄之任,宽其文法,其废置,抚摩振厉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
石晋失卢龙一道,以成开运之祸,盖丙午、丁未岁也。明年,艺祖皇帝始从郭太祖征伐,卒以平定天下。其后契丹以甲辰败澶渊,而丁未、戊申之间,真宗皇帝东封西祀,以告太平,盖本朝极盛之时也。又六十年,而神宗皇帝实以丁未岁即位,国家之事于是一变矣。又六十年而丙午、丁未,遂为靖康之祸。天独启陛下于是年,而又陛下以北向复仇之志。今者去丙午、丁未,近在十年间尔。天道六十年一变,陛下岂可不有以应其变乎?此诚今日大有为之机,不可苟安以玩岁月也。驱委庸人,笼络小儒,以迁延大有为之岁月。臣不胜愤悱,是以忘其贱而献其愚。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龙川集卷一》,有删节)
[注]①偏方:这里指南宋管辖的江南地区。②海陵:指金废帝完颜亮,亦称海陵王。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窃惟中国天地之正气也惟:想,认为
B.而精择一人之沈鸷有谋沈:通“沉”,沉着
C.听其废置听:使……听从
D.而又启陛下以北向复仇之志启:开导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虚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郁遏而久不得骋(因而) B.卒能以奔败之余(凭借)
C.其后契丹以甲辰败于澶渊(从) D.今乃驱委庸人(却、竟然)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秦桧倡邪议以沮之,忠臣义士斥死南方,而天下之气惰矣!
                                                                           
(2)又六十年,而神宗皇帝实以丁未岁即位,国家之事于是一变矣。
                                                                           
(3)此诚今日大有为之机,不可苟安以玩岁月也。
                                                                           
请简要概括最后两段中陈亮给宋孝宗的治国建议。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刘宰,字平国,金坛人。既冠,入乡校,卓然不苟于去就取舍。绍熙元年举进士,调江宁尉。江宁巫风为盛,宰下令保伍互相纠察,往往改业为农。岁旱,帅守命振荒邑境,多所全活。有持妖术号“真武法”、“空云子”、“宝华主”者,皆禁绝之。书其坐右曰:“毋轻出文引,毋轻事棰楚。”缘事出郊,与吏卒同蔬食水饮。去官,惟箧藏主簿赵师秀酬倡诗而已。
授泰兴令,邻邑有租牛县境者,租户于主有连姻,因丧会,窃券而逃。它日主之子征其租,则曰牛鬻久矣。子累年讼于官,无券可质,官又以异县置不问。诉于宰,宰曰:“牛失十载,安得一旦复之。”宰乃召二丐者劳而语之故,托以它事系狱。鞫之,丐者自诡盗牛以卖,遣诣其所验视。租户曰:“吾牛因某氏所租。”丐者辞益力,因出券示之,相持以来,盗券者怃然,为归牛与租。富室亡金钗,惟二仆妇在,置之有司,咸以为冤。命各持一芦,曰:“非盗钗者,诘朝芦当自若;果盗,则长于今二寸。”明旦视之,一自若,一去其芦二寸矣,即讯之,果伏其罪。有姑诉妇不养者二,召二妇并姑置一室,或饷其妇而不及姑,徐伺之,一妇每以己馔馈姑,姑犹呵之,其一反之。如是累日,遂得其情。
宰刚大正直明敏仁恕施惠乡邦其烈实多置义仓创义役三为粥以与饿者自冬徂夏日食凡万余人。某无田可耕,某无庐可居,某之子女长矣而未昏嫁,皆汲汲经理,如己实任其责。桥有病涉,路有险阻,虽巨役必捐赀先倡而程其事。凡利于乡人者,无不为也。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丧会,窃券而逃券:银票
B.鞫之,丐者自诡盗牛以卖鞫:审讯
C.徐伺之,一妇每以己馔馈姑馔馈:喂食
D.皆汲汲经理经理:处理操办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或饷其妇而不及姑②善刀而藏之
B.①官又以异县置不问②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C.①果盗,则长于今二寸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D.①吾牛因某氏所租②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宰任江宁县尉时,为治理地方上盛行的巫术之风,采取有力手段,严厉禁止,使民风渐变,原来做巫祝的人也大都改行务农了。
B.刘宰清明廉洁,外出办事,与差吏士卒吃同样的蔬菜和同样的水。离职时,他的箱子里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与主簿赵师秀酬唱的诗集。
C.刘宰仁慈宽忍,对父老乡亲关怀备至。筑路修桥,他捐钱并督办;百姓无田耕、无房住、子女没能成婚,他都会像对待自己的事一样尽心竭力去办理。
D.刘宰办案机智巧妙,经常运用计谋使犯罪嫌疑人招供。借此捕获了偷契据的租牛人,让偷金钗的自投罗网,制裁了欺侮媳妇的恶婆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吴遵路,字安道。父淑,第进士,累官至殿中丞,为秘阁校理。章献太后承制,政事得失,下莫敢言。遵路条奏十余事,语皆切直,忤太后意,出知常州。尝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已而果大乏食,民赖以济,自他州流至者亦全十八九。
累迁尚书司封员外郎,权开封府推官,改三司盐铁判官,加直史馆,为淮南转运副使。会罢江、淮发运使,遂兼发运司事。尝于真、楚、泰州、高邮军置斗门十九,以畜泄水利。又广属郡常平仓储畜至二百万,以待凶岁。凡所归划,后皆便之。
迁工部郎中,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降知洪州。徙广州,辞不行。是时发运司既复置使,乃以为发运使,未至,召修起居注。元昊反,建请复民兵。除天章阁待制,河东路计置粮草。受诏料拣河东乡民可为兵者,诸路视以为法。进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驭吏严肃,属县无追逮。
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遵路与三人雅相厚善,夷简忌之,出知宣州。上《御戎要略》《边防杂事》二十篇。徙陕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被疾犹决事不辍,手自作奏。及卒,仁宗闻而悼之,诏遣官护丧还京师。
遵路幼聪敏,既长,博学识大体。母丧,庐墓蔬食终制。性夷雅慎重,寡言笑,善笔札。其为政简易不为声威,立朝敢言,无所阿倚。平居谦俭无他好,既没,室无长物,其友范仲淹分奉周其家。(选自《宋史》)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开封府推官权:暂代官职
B.凡所规划,后皆便之便:方便
C.又广属郡长平仓储至二百万 广:扩充
D.会罢江、淮发运使会:恰逢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遵路,“立朝敢言,平居谦俭”的一组是()
①尝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
②遵路条奏十余事
③置斗门十九,以蓄泄水利
④元昊反,建请复民兵
⑤母丧,庐墓蔬食终制
⑥既没,室无长物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尊路颇具远见卓识。他曾预先在吴中地区购买粮食,储米备荒。不久果然因天荒严重缺粮,常州及其他州郡灾民都赖此度过饥荒。
B.吴遵路在真州、楚州、泰州和高邮军设置十九个斗门,用来储泄洪水、改善水利工程。又增加了所属州郡储备粮食,用来防备灾年。
C.吴遵路在担任工部郎中时,因为审理蕲州王蒙正故意判属吏死罪一案有失误,而被将为洪州知州。让他移任广州,他推辞没有就任。
D.吴遵路为官勒勉,即使身患疾病仍不停决断政府,亲自写奏章。当他去世后,宋仁宗也表示哀悼,并下诏派官员护送他的灵柩回京。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从画线部分找出三个词,说明杜牧认为好文章所必须具备的要素。(3分)
文中所举的汉代作家中,哪一位是《说苑》《新序》的作者?(1分)

1.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2.

从画线部分找出三个词,说明杜牧认为好文章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3.

文中所举的汉代作家中,哪一位是《说苑》《新序》的作者?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曾子有疾,孟敬子①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②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注释:①孟敬子,鲁国大夫。②笾豆:“笾”古代一种竹制的礼器,祭祀时用于盛果脯,“豆”古代盛食物盛肉的器皿。(3)伐:夸耀。 (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8.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曾子病危时对鲁国大夫孟敬子的嘱咐。后来沿用这一说法,常用于一个人临终前对别人的真诚的劝告。
B.曾子提出君子应重视三个方面的道德——容貌谦和严肃、脸色正派庄重、言词得体,以此来提高修养。
C.曾子认为国家政事的处理要符合礼的规范,祭祀和礼节仪式应由主管的官吏去办。
D.第二则材料中“犯而不校”是曾子对犯了错误而不愿改正的人的批评。

9.曾子和颜回都认为学习上应保持怎样的态度,请结合选段加以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