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K+、Na+、ClO![]() |
B.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3+、Ca2+、Cl-、NO![]() |
C.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Na+、Ba2+、HCO![]() |
D.c(Fe3+)=0.1mol/L溶液中:Na+、NH![]()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B.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
C.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都可表示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D.乙醛、乙酸和葡萄糖都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且反应类型均为氧化反应 |
中学化学中下列各物质间不能实现(“→”表示一步完成)转化的是
A |
B |
C |
D |
|
a |
CH3CH2OH |
CH2=CH2 |
Cl2 |
C |
b |
CH3CHO |
CH3CH2Br |
HclO |
CO |
c |
CH3COOH |
CH3CH2OH |
HCl |
CO2 |
已知某元素的+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ⅣA族,p区 | B.第四周期ⅡA族,s区 |
C.第四周期Ⅷ族,d区 | D.第四周期ⅡB族,s区 |
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若以E(nl)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以下各式中正确的是
A.E(5s)>E(4f)>E(4s)>E(3d) | B.E(3d)>E(4s)>E(3p)>E(3s) |
C.E(4s)<E(3s)<E(2s)<E(1s) | D.E(5s)>E(4s)>E(4f)>E(3d) |
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的物质是
A.CH2=CH—CHO | B.CH3CH2COOH |
C.CH2=CH—COOCH3 | D.CH2OH(CHOH)4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