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Fe3O4可表示成(FeO·Fe2O3,),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2+ + 2S2O32- +O2 + 4OH-= Fe3O4 +S4O62-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S2O32-是氧化剂,Fe2+是还原剂 |
B.每生成1mol Fe3O4,则转移电子2 mol |
C.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D.若有2 mol Fe2+ 被氧化,则被Fe2+ 还原的O2为0.5 mol |
结合右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分别制取少量NO和H2 |
B.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验证氧化性:KMnO4>Cl2 |
C.洗涤沉淀时(见图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
D.利用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提纯精制氢氧化铁胶体 |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加适量乙醇,充分振荡、静置,可从碘水中萃取碘 |
B.从CuSO4溶液中结晶得到CuSO4•5H2O的操作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并过滤 |
C.酸碱中和滴定时,加入待测液前锥形瓶中有水,测定结果偏低 |
D.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性:盐酸>氢硫酸(H2S),故非金属性: Cl>S |
B.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左到右依次升高 |
C.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
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电子能力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弱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石墨,s) = C(金刚石,s) △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
B.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
C.吸热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 |
D.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pH增大 |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不相符的是
A.某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CO2 |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气体水溶液显碱性 |
C.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
D.用可见光束照射某红褐色液体产生丁达尔现象,则该液体为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