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
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密闭容器I、II、III,在I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在II中充入1 mol CO2和1 mol H2,在III中充入2 mol CO 和2 mol 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
| B.容器I、I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
| C.容器I中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 |
| D.容器I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 |
某一个元素质量数是51,中子数是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 A.4 | B.1 | C.2 | D.3 |
“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两倍”,支撑这一结论的理论是
| A.质量守恒定律 | B.泡利原理 | C.洪特规则 | D.能量最低原理 |
原子序数在3~9之间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
| A.电子层数 | B.最外层电子数 | C.原子半径 | D.化合价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 |
| B.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
| C.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 |
| D.H—Cl的键能为431.8kJ·mol-1,H—Br的键能为366kJ·mol-1,说明HCl比HBr分子稳定 |
某同学在学习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时,把15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了1s22s22P63s23Px23Py1,他违背了
| A.能量守恒原理 | B.泡利不相容原理 | C.能量最低原则 | D.洪特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