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2CO3样品中含Na2CO3、KNO3、Ba(NO3) 2中的一或两种杂质。将13.8 g该样品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可得9.0 g沉淀,则原样品中
A.肯定有Na2CO3,没有Ba(NO3)2 |
B.肯定没有Na2CO3,Ba(NO3)2 |
C.肯定有KNO3,没有Ba(NO3)2,可能还有Na2CO3 |
D.无法判断何种为肯定或否定的杂质 |
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的是( )
A.BeCl2 | B.NH3 | C.BF3 | D.H2O |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 2+。 |
C.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将会没有发生变化,因为[Cu(NH3)4] 2+不会与乙醇发生反应。 |
D.在[Cu(NH3)4] 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
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
D.N原子的电负性比C原子强 |
头孢羟氨苄(如图)被人体吸收效果良好,疗效明显,且毒性反应极小,因而被广泛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中耳炎和肺部感染等的治疗。已知肽键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下列对头孢羟氨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H2O
A.头孢羟氨苄的化学式为C16H16N3O5S·H2O |
B.1mol头孢羟氨苄与NaOH溶液和浓溴水反应时,分别需要消耗NaOH 4mol和Br2 3mol |
C.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1mol头孢羟氨苄消耗7molH2 |
D.头孢羟氨苄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
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
C.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