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
A.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
B. |
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C. |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易腐蚀 |
锡比锌活泼 |
D. |
2CO=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
该反应△H>0,△S<0 |
钋()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40 | B.168 | C.126 | D.42 |
氯化硼的熔点为10.7 ℃,沸点为12.5 ℃。在氯化硼分子中,氯—硼—氯键角为120°,它可以水解,水解产物之一是氯化氢。下列对氯化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化硼是原子晶体 |
B.熔化时,氯化硼能导电 |
C.氯化硼分子是一种极性分子 |
D.水解方程式:BCl3+3H2O = H3BO3+3HCl |
核电荷数为11和16的A、B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
A.AB型B.A2B型C.AB2型D.A2B3型
将3.48克Fe3O4完全溶解在100mL1mol/LH2SO4中,然后加入K2Cr2O7溶液25mL,恰好使溶液中Fe2+全部转化为成Fe3+, Cr2O72-离子全部还原为Cr3+。则K2Cr2O7溶液的摩尔浓度为
A.0.05mol/L | B.1.0mol/L | C.0.2mol/L | D.0.3mol/L |
向5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A.AgCl=AgI=Ag2S | B.AgCl<AgI< Ag2S |
C.AgCl>AgI> Ag2S | D.AgI>AgCI> Ag2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