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可将硬质玻璃管改装为燃烧管(如图所示)。挤压软塑料瓶壁,向装有固体B的锥形瓶中加入液体A,同时往燃烧管中通入气体C并点燃,可看到明显的燃烧现象(金属网用以防止气体混合爆炸)。
若用此装置模拟工业制氯化氢,则关于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 选项 |
溶液A |
固体B |
气体C |
| A |
稀硫酸 |
Zn |
Cl2 |
| B |
浓盐酸 |
MnO2 |
H2 |
| C |
稀硝酸 |
Fe |
Cl2 |
| D |
浓盐酸 |
KMnO4 |
H2 |
操作1:将1 L 1.00 mol·L-1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1 L 1.25 mol·L-1的盐酸中;操作2:将1 L 1.25 mol·L-1的盐酸逐滴加入1 L 1.00 mol·L-1的Na2CO3溶液中,两次操作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同温同压下)是
| A.2∶5 | B.5∶2 | C.1∶1 | D.2∶1 |
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
Ti的反应为
aTiO2 + bCl2+eC
aTiCl4+eCOⅠ
TiCl4+2Mg
Ti+2MgCl2Ⅱ
关于反应Ⅰ、Ⅱ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TiCl4在反应Ⅰ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Ⅱ中是氧化剂;
②C、Mg在两个反应中均被还原;
③在反应Ⅰ、Ⅱ中Mg的还原性大于C,C的还原性大于TiCl4;
④a=1,b="e" =2
⑤每生成19.2 g Ti,反应Ⅰ、Ⅱ中共转移4.8 mol e-。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⑤ D.③④
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m g与质量分数为b的该物质的溶液n g混合后,蒸发掉p g水,得到的溶液密度为q g/cm3(此过程中无溶质析出),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
B.![]() |
C.![]() |
D.![]() |
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a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a mol | B.1/2a mol | C.1/4a mol | D.2a mol |
往含0.2mol NaOH和0.1mol C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为6.72L(标准状况下)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