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 |
操作 |
A |
钠与水反应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
B |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
C |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
D |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
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
B.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生成 |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 |
D.探究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通Cl2,褪色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或HClO的漂白性 |
为防止FeSO4被氧化而变质,实验室在配制FeSO4溶液时,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A.铜粉 | B.铁粉 | C.锌粉 | D.Fe2(SO4) |
“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①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
B.加热时,②、③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
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 |
D.四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
下列分离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分离KNO3和氯化钠,常用结晶与重结晶 |
B.分离I2和NaI的混合物,常用升华法 |
C.分离乙醇中和水的混合物,常用蒸馏法 |
D.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用分液法 |
草酸溶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离子方程式为
MnO4-+H2C2O4+H+→CO2↑+Mn2++__(未配平)。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CO2 |
B.该反应右框内的产物是OH- |
C.配平该反应后,H+计量数是6 |
D.1molMnO4-在反应中失去5mol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