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辽宁省老年人口规模进入快速增长期,人口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要求修改计划生育政策的呼声日益强烈。早在2010年,辽宁省人大代表在民意调查基础上,联名向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递交了一份“关于要求省人大尽快修改《辽宁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的议案。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调整生育政策。2014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全面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各地纷纷出台具体方案。2014年3月26日,辽宁省人大审议通过放开“单独二孩”政策方案,计划在第二季度全面启动实施“单独二孩”生育政策。
(1)结合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解读辽宁省“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地过程。
材料二: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准入限制、融资渠道窄、实际税负重、企业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应怎样更好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强金融服务和财税扶持,主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能够吸纳就业的科技、服务和加工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结合材料分析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有何重要经济意义?
36.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7.价格变动对生产有哪些影响。
38.请列出四种就业观。
39.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党的十八大于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会提出一些新观点,这是我党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念。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中共十八大将发出哪些声音?中共党章将如何修改?对于类似钓鱼岛、黄岩岛问题会否给出指导性思想?我们拭目以待。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于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一系列程序后,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按照计划,神舟十号飞船将在明年年内发射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
(14分)
材料一我国陶瓷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我国的陶瓷发展至少有一万多年的历史。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共三百多年的发展,到唐朝时期,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迎来了高峰时期,邢窑白瓷“类银类雪”,越窑青瓷“类玉类冰”,两大窑系举世闻名。到了宋代,我国瓷器业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元明清时期,我国陶瓷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清朝康乾盛世时期,我国陶瓷业的发展臻于鼎盛,青花瓷、孔雀绿、紫金釉、珐琅彩瓷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成功之作,闻名于世。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整个工艺美术采取了“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广大陶瓷美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探索创新,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的艺术瓷以及经济适用的日用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陶瓷艺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展现出包容性、多样性、科学性的特征,许多新工艺、新材料、新形式、新品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促进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