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建馆104年来,积极服务于广大读者,见证了国人读书的历程和变化,为我国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到图书馆有偿借阅图书属于( )
A.生存资料消费 | B.钱货两清的消费 |
C.发展资料消费 | D.享受资料消费 |
“天宫一号”卫星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 B.意识活![]() |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 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
2011年度,出现很多描绘社会现实的网络流行语,“有木有”、“咆哮体”等等。每个流行语背后无一不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思考。这说明( )
A.物质是客观的 |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
C.物质决定意识 | 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竟神秘消失了。考古证实,当时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到大约600多棵树。等人们认识到砍伐林木、破坏环境的恶果时,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古楼兰已是回天无力了。材料告诉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 B.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 D.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
科学家研究发现,2000年到2050年间有20次冲日天象发生,相冲的点在轨道上约16年转一周,火星每隔15年或17年发生一次大冲,冲日前后星整夜可见。这表明()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规律是客观的,是永恒不变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回答9、10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哲学命题()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
B.承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
C.说明了物质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具有绝对性 |
D.承认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哲学命题()
A.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 B.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 D.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