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  )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1月2日财经综合报道,2014年东北三省制造业占比由2010年代初的47%升至2014年的50%,而服务业的贡献下降了;2013年投资占到东北GDP的65%,几乎较十年前翻番。这说明

①东北三省的制造业越来越先进发达
②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日益趋于合理
③东北三省应该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④东北三省应该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金融机构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占存款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反之亦然。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前提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从M1到M2,股票价格指数会上升
②从M1到M2,社会物价水平会下跌
③从M3到M4,企业贷款难度会加大
④从M3到M4,货币的购买力会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M国2013年共有待售商品4000亿件,平均每件售价40元,货币流通速度为4次/年。2014年M国出现通货膨胀预期,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欲将纸币贬值幅度控制在20%以内,则该国应实行____政策,且货币_____。

A.稳健的财政政策,至少增发8000亿元
B.积极的财政政策,至多增发8000亿元
C.稳健的货币政策,至多增发1 0000亿元
D.积极的货币政策,至少增发10000亿元

“公地悲剧”理论认为,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其中每个人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等,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公地悲剧”理论对我们经济改革的启示是
①完善所有权制度,保障市场主体的财产权
②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
③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④完善信用体系,建立和健全失信惩戒机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观察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只看摩天大楼,还要看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搞好民生,要特别注重“补短板、兜底线”,才能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补短板、兜底线”的做法是
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熨平经济波动起伏
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兜底线”要消除城市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④“兜底线”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