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来年,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材料二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断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 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断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上述要求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哲学启示。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主意义。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是白酒行业命运多舛的一年,有业内专家认为这一年既是白酒行业的顶峰也是白酒行业的拐点。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这一年,酒企通过出品高价酒。伪高档真高价白酒以牟取暴利的行为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同时,塑化剂等问题也给原本火热的行业浇了一盆冷水。此外,禁酒令的出台也给白酒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展望2013年,白酒行业将会重新走向重视品质、重视消费者的理性发展道路上。
材料二这些年来,“酒疯”。“酒祸”已成了我们国家的“国患”、“国病”之一。2012年12月21日,中央军委下发“禁酒令”,要求在接待工作中不安排豪华宴请,不喝酒、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组织官兵列队迎送等讲排场的活动。随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地方版“禁酒令”。地方政府出台“禁酒令”并不稀罕,以前也有过相关报道,但能否真正落实下去还有待观察。“禁酒”难在“禁久”。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中国白酒行业出现“拐点”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探究政府如何使“禁酒”得以“禁久”。

材料一:镜头:“老爸的谎言”空荡荡的屋子里,电话响起,年老的父亲告诉女儿自己很忙,一切都好。可转过身却是老人孤寂地外出,独自照顾生病的老伴。广告在结尾反问观众:“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背井离乡进城务工,留下了一个个独孤守望着家园的孤独身影,农村出现了土地裸荒,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出现偏差等问题,这对农村基层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材料二:2013年9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二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三是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支持政策。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分析国务院重视发展养老事业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为发展我国养老事业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奋斗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国家角度说明怎样实现上述目标。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年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材料二: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1)请你分析表格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怎样实现材料二的目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