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和萨尔温江 |
| B.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太平洋 |
| C.地处低纬,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
| D.湄公河平原是农业比较发达的重要农业区 |
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23-25题。
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
| A.a—d—b—c | B.a—c—d—b | C.d—b—c—a | D.c—d—b—a |
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
|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
|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
|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
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 B.行政区 | C.工业区 | D.住宅 |
图为某市用地略图,其中c为高新工业区,城市北面多为盐碱地,东面和南面以高产田为主。据此完成21~22题。
假如该城市工业布局较为合理,则这里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
①东北风②东南风③西北风④西南风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该城市工业区发展的延伸方向,主要是( )
| A.沿河流流向 |
| B.沿交通干线方向 |
| C.沿地价变高方向 |
| D.沿地势倾斜方向 |
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置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分区分别是( )
| 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
|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
|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
|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成长,有的聚落衰落。读图完成18~19题。
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
| A.a | B.b | C.c | D.d |
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平坦④河流交汇处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读“台湾岛略图”,完成16~17题。
造成台湾岛东西部城市密度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 A.气候 | B.地形 | C.资源 | D.军事 |
图中城市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
| A.平原地形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铁路沿线 | D.濒临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