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理过程中,属于风化作用的是( )
A.风力作用形成沙丘地貌 | B.烈日曝晒岩石破碎 |
C.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 | D.暴雨冲刷形成冲沟 |
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河流的位置和流向与下列图示相吻合的是
下图是中心点为北极的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昼。据此回答问题。甲地的地方时为
A.15时 | B.9时 | C.8时 | D.16时 |
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则“今天”与“昨天”的范围之比是
A.2∶1 | B.1∶2 |
C.1∶1 | D.3∶1 |
读图,图中OP、EF为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回答问题。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6月4日7时 | B.1月4日7时 |
C.7月4日19时 | D.2月4日19时 |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是④③②① |
B.①在②的西北方向,③在④的东南方向 |
C.此时四地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④ |
D.①②位于西半球,③④位于东半球 |
希腊雅典(东2区)19时向世界转播体育比赛实况,我国的体育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实况的时间是
A.13时 | B.次日1时 |
C.次日17时 | D.23时 |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面渐损,至春分及中面后迟。迨台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问题。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
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